第122章
就在这时候,江夏王李道宗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个直捣腹心的战略。他说:“高丽以倾国之兵来战,都城平壤的防御必然薄弱,臣请率精兵五千,直捣腹心,拔其根本!只要攻下平壤,高丽的数十万众便可不战而降。”
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战略。
假如李世民采用了这个战略,那么这场高丽战争的结局很可能就会全然不同。可令人困惑的是,李世民听完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没有说话并不代表默许,而是表示拒绝。
李世民为什么会拒绝李道宗的提议呢?
很显然,这个谋士的策略正是李世民所说的上策。
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高延寿根本听不进去。他断然拒绝了谋士的建议,毅然挥师西进,决意与李世民一决雌雄。
一切都被李世民掐准了,而高延寿的败局也就此注定。
高丽援军马不停蹄地向安市城奔来。
当他们距离安市城四十里地的时候,李世民担心他们不敢前进,于是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一千名突厥骑兵作为诱饵,去诱使高丽军队继续深入。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太自信了。眼下他已经成竹在胸,完全有把握一举吃掉高延寿的这支援军。而安市守军一旦没有了外援,就算他们想负隅顽抗,其下场也必定和辽东城一样!
这很可能就是李世民当时的想法。
李世民用沉默拒绝了李道宗之后,随即遣使给高延寿送了个口信,说:“渊盖苏文强臣弑主,所以我前来问罪,至于交战,本来就不是我的意愿。我大军深入你们国境,粮食供应不上,所以先夺你们几座城池,等你们政府恢复藩臣的礼节,自然会将城池交还给你们。”
很显然,这是李世民有意释放的烟雾弹。他知道高延寿有勇无谋,所以吃定他了。
阿史那社尔与高丽军刚一交锋,就佯装败北。高丽士兵大喜,互相喊着说:“唐军太容易对付了!”于是争先恐后地追击,直抵安市城南八里,然后紧靠山麓扎营列阵。
李世民笑了。
高延寿果然有勇无谋。
他随即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和数百名骑兵登高远望,观察敌情,只见高丽军队旌旗飘飘,阵营绵延达四十里。同时,李世民又仔细观察了高丽军营附近的山川地形,寻找适合伏击和冲锋的地点。
一番侦察之后,李世民心里已经有了八成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