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腥的盛唐 > 第340章

第340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起于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历时七年多的这场叛乱,终于在这一刻偃旗息鼓、尘埃落定了!

代宗李豫不禁为此感慨万千。

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三朝天子忧思万端,满朝文武殚精竭虑,万千臣民同心戮力,无数将士浴血疆场……所有这一切,如今总算有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所有的付出,如今总算有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回报。

这对于登基才半年多的代宗李豫而言,不啻于上天赐予的一份厚礼。李豫感到了无比的庆幸和喜悦。他终于可以以此告慰玄、肃二宗以及李唐王朝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了!

这一年三月,代宗朝廷为玄、肃二宗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大明宫中停放了将近一年的两宗灵柩终于得以入土为安:玄宗葬于泰陵(位于今陕西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肃宗葬于建陵(位于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四公里处)。同年七月,群臣为天子李豫进献尊号,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同月,代宗下诏大赦天下,改元广德,并对平叛有功的所有将领(包括回纥可汗及其将领)论功行赏、加官晋爵。

许久,史朝义抹抹脸上的泪痕,再次翻身上马,带着最后的百余骑兵东奔广阳(今北京市西南良乡镇)。然而,广阳城门依旧紧闭。史朝义一拔马头,决定向北投奔契丹。可是,走到温泉栅(今河北迁安县境)附近的一片树林时,史朝义就再也无法前进半步了。

因为一支军队堵住了他的去路。

史朝义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那是李怀仙的脸。

史朝义把目光从这张令人厌恶的脸上移开,最后落在一根粗壮的树枝上。

在安史之乱最后阶段的所有平叛功臣中,功勋最著者当非仆固怀恩莫属。

当初郭子仪光复长安时,肃宗李亨曾经情不自禁地对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此时此刻,代宗李豫也很想对仆固怀恩说同样的话,表达同样的感激和倚重之情。

是的,如果没有仆固怀恩的积极斡旋,穷凶极恶的回纥人就有可能与史朝义结盟,给李唐王朝带来更为深重的战争灾难;如果不是仆固怀恩军事和政治手段双管齐下,燕朝的河北诸藩就有可能负隅顽抗,而史朝义也不会这么快就败亡。

人生的归宿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一根粗壮的树枝,加上一根结实的绳子。

而这场席卷大半个帝国、深刻影响唐朝历史的安史之乱,其结局也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朝义穷蹙,缢于林中,怀仙取其首以献。”(《资治通鉴》卷二二二)

唐代宗宝应二年正月三十日,一队范阳来的快马风驰电掣地进入长安。为首的那匹马上拴着一个匣子。匣子里的史朝义披头散发、双目圆睁……

【仆固怀恩:一颗潜在的叛乱种子】

一切终于结束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