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这难道不意味着,兔死狗烹的大戏已经无声地开锣了吗?
仆固怀恩忍无可忍,立刻给天子上了一道满腹冤屈的奏书:“臣静而思之,自己有六大罪过:当初同罗部落叛乱,臣为先帝扫平河曲(今山西西北部),此罪一;臣之子仆固玢,为同罗所俘,伺机逃回,臣将其斩首,借以激励部众,此罪二;臣有女儿,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此罪三;臣与子仆固瑒不顾身家性命,为国效命,驰骋沙场,此罪四;河北诸镇刚刚归降,各节度使皆手握强兵,臣竭力安抚,消除他们的疑惧,此罪五;臣说服回纥,让他们奔赴急难,帮朝廷平叛,天下平定后,臣又亲自送之归国,此罪六。
一听这话,骆奉仙心里顿时有些发毛。
奶奶的,你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刚才借你老娘的话威胁我,现在又来装模作样地留我,你仆固怀恩究竟想干什么?
骆奉仙随即以公务在身、时间紧迫为由极力推辞,可仆固怀恩说什么也不让他走,还命人把他的坐骑偷偷藏了起来。当晚回到下榻的驿馆,骆奉仙看见马厩里空空如也,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他对左右说:“仆固怀恩白天威胁我,现在又藏我的马,肯定是想杀我了。”说完,骆奉仙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夜翻墙逃走。仆固怀恩闻讯,情知不妙,赶紧追上骆奉仙,把他的坐骑还给了他。
经此一番惊吓,骆奉仙知道自己已经不能见容于仆固怀恩了,于是回朝之后,立刻向代宗上奏,声称仆固怀恩企图谋反。不久,仆固怀恩得到消息,也赶紧上疏代宗,说骆奉仙与辛云京狼狈为奸,恶意陷害他,请朝廷将二人诛杀。
安史之乱平定不过半年,恃宠而骄、居功自傲的仆固怀恩俨然又成了一颗潜在的叛乱种子。
刚刚散去的战争阴云,又迅速在帝国的上空凝聚。
面对摩拳擦掌、剑拔弩张的仆固怀恩,辛云京却显得气定神闲,一副以静制动的样子。
当然,辛云京并不是不动。
相对于仆固怀恩咄咄逼人的“明动”,他采取的是更隐蔽、更高明的“暗动”。
代宗李豫没想到仆固怀恩和辛云京的矛盾居然会发展到如此不共戴天的地步,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只好下诏把两个人都褒扬了一番,劝他们以大局为重,握手言和。
这道和稀泥的诏书一下,仆固怀恩顿时一跳三丈高。
天子岂能如此是非不分?
仆固怀恩愤怒地想,自从安禄山起兵以来,自己始终奋战在平叛的第一线,整个家族为国战死的有四十六人,女儿为了国事又远嫁异域;每逢战争的关键时刻,都是自己出面向回纥求援,才得以先后收复两京、平定河南河北。要说平叛的第一功臣,自己绝对是当之无愧!可一个小小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不但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且还信口雌黄、肆意诬陷,而天子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和起了稀泥,这意味着什么?
这难道不意味着,天子是想借辛云京来牵制自己吗?
这一年五月,宦官骆奉仙因事前往太原,回京之前,辛云京给了他一笔重贿,请他回朝向天子进言,称仆固怀恩勾结回纥人谋反,并且“反状已露”。其实,骆奉仙跟仆固怀恩本来还是有些交情的,据说还曾经结为兄弟,可是,在沉甸甸的黄白之物面前,所谓的“兄弟”之情实在没什么分量,因此也就被骆奉仙抛诸脑后了。
骆奉仙回长安必须路过汾州,此时仆固怀恩正驻扎在此。骆奉仙一到,仆固怀恩马上设宴款待,还特意请出自己的老母作陪。酒过三巡,老人家忽然盯着骆奉仙,不紧不慢地说:“你和我儿约为兄弟,现在又和辛云京走得那么近,做人岂能做这种两面派?不过,有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也没必要深究。从今往后,你与我儿还是兄弟,大家和好如初吧。”
骆奉仙这才知道,仆固怀恩之所以把老母搬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借老人的口来威胁他。骆奉仙一脸窘迫,只好干笑几声,把话题扯开。
稍后,仿佛是为了冲淡适才的尴尬气氛,仆固怀恩起身离席,亲自为骆奉仙跳了一支舞。骆奉仙连忙赠与“缠头彩”(唐代民俗,凡宴会中有人为其他人献舞,对方必赠与彩色绸缎,称为缠头彩,以示礼尚往来之意)。
仆固怀恩跳完舞,又满怀热情地对骆奉仙说:“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就多住一天,咱哥俩再好好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