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此外,朱泚又封朱滔为皇太弟,并派人送信给朱滔,说:“三秦地区(陕西中部)不日即可平定,黄河以北,就靠你剿灭残敌了,当择期在洛阳与你会面。”朱滔接信,欣喜若狂,立即将信在军府中传阅,同时复制多份通牒诸道,毫不掩饰他的志得意满之情。
伪朝既立,李唐宗室的灭顶之灾就降临了。
源休劝朱泚,把滞留在京师的李唐宗室全部翦除,以绝天下之望,同时杀戮立威。朱泚觉得很有道理,遂下令屠杀了李唐的郡王、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
就在长安沦陷的同时,被围达数月之久的襄城也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困境,哥舒曜迫不得已,只好放弃襄城,撤至洛阳。李希烈旋即占领襄城。稍后,在河北与叛乱诸镇对峙的李怀光、马燧等人也接到了德宗从奉天发出的勤王诏书。诸节度使遽然听到长安沦陷、天子流亡的消息,无不仰天恸哭。数日后,诸节度使相继撤离战场: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神策都知兵马使李晟率部驰援奉天,河东节度使马燧率部退防太原,河阳节度使李艽率部退防河阳(今河南孟州市),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亦率本部退防临洺(今河北永年县)。
突遭此重大变故,唐朝政府军不得不从主动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这辈子能过一回皇帝瘾,那就不虚此生、死而无憾了!
当天深夜,朱泚就在乱兵的拥护下进入大明宫,登上含元殿,当夜宿于殿中,自称“权知六军”。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料到朱泚会篡位称尊。就在这一天白天,也就是德宗仓皇出逃之际,翰林学士姜公辅就曾跪在德宗马前极力劝谏,说:“朱泚曾担任泾原节度使,后因朱滔叛乱废弃在家,心中早有反意。臣以前劝过陛下,若终究信不过这个朱泚,不如早点把他除掉,以绝后患。如今陛下离京,乱兵一旦拥立他,其势力必将难以遏制,望陛下当机立断!”
然而,德宗只顾着逃命,根本听不进姜公辅的谏言。
十月初四,德宗一行从咸阳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初五,部分文武官员陆续到达,左金吾大将军浑瑊也率部赶到奉天。浑瑊骁勇善战,随着他的到来,德宗和流亡朝廷的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十月十三日,朱泚亲率大军直取奉天,准备一举消灭德宗皇帝和他的流亡朝廷。
德宗李适万万没想到,自己抱着澄清宇内、重振河山的雄心壮志继承了李唐社稷,可即位才短短几年,天下就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叛乱的烽火不仅燃遍了帝国的四面八方,而且直接烧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李适苦笑着对自己说:现在,就连你自己的性命都朝不保夕了,还奢谈什么澄清宇内、重振河山呢?
朱泚叛军倾尽全力猛攻奉天,浑瑊等人率众死守、昼夜力战,唐军大将吕希倩、高重捷等人先后战死,奉天城危在旦夕……
与此同时,长安城里也开始了一场篡位登基的闹剧表演。以光禄卿源休为首的一帮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向朱泚劝进,怂恿他称帝。随后,又有凤翔和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率兵前来投靠。朱泚自以为众望所归,便开始对百官发号施令,并设置六军宿卫,一切仿照天子之制,篡唐之心已昭然若揭。
十月初七,陆续逃到奉天的大臣们都劝德宗加强奉天守备,以防朱泚派兵来攻。卢杞闻言,居然义愤填膺地说:“朱泚的忠贞,满朝文武无人能及!我愿以阖家百口性命担保,朱泚绝不会造反!”
德宗深以为然。
可是,就在卢杞信誓旦旦替朱泚担保的第二天,野心勃勃的朱泚就用他的实际行动狠狠扇了卢杞一记耳光。
建中四年十月初八,朱泚进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翌日,朱泚任命姚令言为侍中、关内元帅,李忠臣为司空兼侍中,源休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其余附庸他的朝臣亦各有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