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少年意气
就在这时,忽然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宁复打开店门,就见柳正一脸焦急的冲了进来。
但其实章惇自己又何尝不是少年意气,当初他和侄子一起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仅仅因为侄子的名次比他高,他竟然拒不受敕,三年后又参加科举,并且考中第五名才入仕为官。
所以章惇对宁复的评价并不是贬低,反而带着几分欣赏。
晚上,宁复躺在床上,将今天的事情回想了一遍。
最后忽然心血来潮,翻身将床板下的那个铁箱子拿出来。
打开箱子,取出里面的复国笔记。
前面的章惇头也不回,说完就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明天。”
宁复心中一松,自己果然是赌对了。
宁复最后说的的确是真话,不过真话也分许多种,有些真话别人爱听,有些真话别人不爱听。
宁复就是挑了一些章惇爱听的真话。
翻到后面的空白页,宁复准备好笔墨,沉思片刻下笔写道:
今日获得章惇好感度 1。
还是阿拉伯数字用起来方便!
…………
快过年了,宁复和柳清心吃着早饭,商量着过年需要买什么东西。
纵观章惇大权独揽时期,整个北宋都处于一种向外扩张的态势。
攻灭吐蕃、开拓西南,最重要的是攻打西夏,甚至一度将西夏逼到灭国的边缘。
西夏是辽国豢养的一条恶犬,为的就是给大宋持续放血,章惇想灭西夏,本意还是直指辽国,甚至收复燕云,解决辽国对大宋的战略优势,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宁复才说出“西夏未灭、燕云难收”的话。
章惇用了王安石的两句诗评价宁复,说他是少年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