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二十五章 风起(七)
待大殿中站满了一干大臣后,秦皇李俊才缓缓地从龙椅后的一处巨大山河图屏风中走出,面色严肃,自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在众臣拜见了一番他们的皇帝陛下后,李俊这才扫视了一圈众臣,随后把目光稳稳的停留在了赵淳的身上,一时无言,赵淳虽说不能与之对视,但却用余光清楚无比的打量完了这四年未曾见过的皇帝。
“老朽今日身体不适,本欲在家歇息一天,但听闻柱国今日会来,只要是还有口气,便要来和柱国一同议事,没去登门拜访,还望柱国莫要怪罪啊!”
平国公李成安一席话,然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心惊,平国公虽说一向谦逊,但也从未听过曾对谁如此,而在场的那些老官僚们心中不禁猜测“这老狐狸又玩什么花招?”
“平国公还是莫要在折煞我了,就算拜访,也该是在下去登门拜访!”
不等众人继续寒暄,乾德殿的大门便缓缓打开,少监便事冯不讳大喊道:“上朝!”
照往常来说,百官自当按官阶大小排好队,依次进入,如此的话自然是任贤安以及李成安首当其冲,事实也是如此,任贤安和李成安之间,本就是势如水火,自没有什么矫情的谦让,任贤安几乎每次早朝都会毫不犹豫地走在百官最前头,也许人年龄一大了,也不喜欢去计较什么,也不如同其他高官显位一般,若是不开头,怎么也要弄个押尾来走走,只是中规中矩的跟在这名首辅身后,有时更是走在了杨浦身后,如此行径当真摸不着头脑。
行至乾德殿正门处时,轿子缓缓停了下来,随后一身高八尺,臂膀宽的好似能赛马一般的雄壮男子从轿中缓缓走了出来,先是定睛扫视了一圈,随后缓缓朝前走去。
在场之人,有一小半没有见过这位上柱国,此刻一见,光是凭那身材相貌便折服了一半,另一半也凭那不凡的气度,为之心服,胆子小些的怕是连大气都都不敢喘,真是当得起那盖世英雄四个字。
“任阁老,数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柱国可真是我大秦第一贵人啊,同朝为官,竟能数年不见,满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柱国了!”任贤安打趣道。
赵淳闻之摇头苦笑道:“阁老莫要再取笑我了,边境之苦老夫也是不堪其扰,何等不想回这帝京享享清福啊!”
但是今日却由于赵淳的到来,气氛不禁变得有些微妙起来,平国公平日里就那副做派,此刻自然是乐得看一场好戏,谁知今日的任贤安,仿佛没有了往日的刻薄,如同换了个人似的,先是朝着赵淳微微一笑,随后道:“柱国,请!”
赵淳虽说十年也上不了几次朝,但规矩还是清楚的,随即道:“不妥,不妥,任阁老乃是当朝之首辅,百官之牛耳,我等怎敢逾越?”
“妥的,妥的,你柱国,为我大秦镇守西南二十载,如此功劳如何使不得,再者柱国数年不曾进京,与我等比起来也算是半个客人,再加上你我二人同为一品大臣,如何使不得?”
对方虽然如此说,赵淳依旧是不肯的,人抬人水涨船高,可有时却是万丈深渊,赵淳虽说不怕,但也不想平白无故惹麻烦,但却架不住任贤安德百般相劝,有时那书生意气上来了,可远远不是一介武人可比拟的,赵淳是早有领教,见实在推脱不过,赵淳便也不再矫情,正了正衣冠,便昂首挺胸的径直走近了殿中。
乾德殿由于建造极深,就是白日里也点着九九八十一盏长命灯,整个大殿由十八根盘龙柱为支撑,殿体上方无不是雕梁画栋,四处都彰显着身为九五至尊和皇族的不凡。
“哎,柱国可万万不能享清福,你要是享了清福,以后让我等老家伙如何享得了啊?”
“看来我就是那一辈子劳碌命喽!”
“哈哈!”
就在两位一品大员谈笑风生时,任贤安还不忘将身边一些后进官员,一一介绍给上柱国,整个大秦朝廷除了皇帝,赵淳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独独他任贤安却是不得不给,二人之间有什么纠葛倒也不为外人所知。
就在众人一团和气之时,另一顶四人轿在领路太监的带领下,便慢悠悠来到了乾德殿正门,在为首太监的搀扶下,一名老者颤巍巍的从轿内而下,开口第一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