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二十六章 一年(上)
随后又面带一丝倨傲之色道:“若不是阴山这道天然屏障,多的不敢言,九成还是有的!”
李俊见此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大笑道:“将军豪言不愧为百胜将军,有将军坐镇,寡人足矣安心。”
然后又话题一转道:“平乐的事,爱卿不知如何考虑?”
该来的迟早回来,闻此赵淳便随即跪在地上抱拳道:“陛下隆恩,臣本不该推辞,可家中小儿已是有了心上人,任臣如何说教都是不从,陛下可否再给臣一段时间,待臣说服了他,便亲自送小儿进京。”
李俊闻此嘴上好言劝慰着,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可心中却着实有些温怒,毕竟还没听过皇帝要下嫁公主,哪个臣子敢拒绝的,但他赵淳却是当真做了出来,心中的一丝疑虑也是随之加深,但面孔上却依旧不表露出分毫,而是接着又说起了其他的话题,君臣二人之间倒也和睦的紧。
乾德殿,这座大秦皇宫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殿宇,承载了太多的兴衰,除了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孝宗和待在太极阁就不出来的英宗以外,几乎大秦的历届皇帝都将这里视为处理政事的地点,而大秦的每一个大臣也将这里视为圣地,因为一旦踏入了这里,将代表着迈入了大秦最核心的权力圈。
此刻赵淳便端坐在其中,整个御书房别无二人,连一向伺候在李俊身旁的冯不讳,都被皇帝使了出去,这是近十年以来赵淳与李俊第二次的促膝而谈,没有君父,没有臣子,只有朋友,在李俊心中是如此,在赵淳心中是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依大将军来看,两年后的出征,我们有多少胜算?”
赵淳听闻思虑良久,才给出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
“五成!”
随着赵淳的躬身告退,李俊的一张脸也随之阴沉了下来,就在他心中遐想之际,冯不讳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他的面前,小声道:“陛下,这有一份皇城司的密奏。”
几息后李俊面无表情道:“呈上来!”
随着密奏中的文字一个个呈现在他的眼前,李俊的神情也不由得逐渐狰狞起来,几息后再也是压制不住暴怒的情绪,怒喝一声后,将手中密奏狠狠甩了出去,连带着面前的奏案也是狠狠被他一脚踹翻。
李俊听后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随即又道:“若是寡人再领兵十万,御驾亲征,胜算几何?”
“七成!”
七成虽说已是极不错的答案了,但李俊依旧不满足,毕竟算上自己领的十万亲兵,足足有近三十万大军,而对方也不过如此,就这样才不过七成,莫非赵淳乃是败絮其内,沽名钓誉之辈?
答案自然不是,李俊不解道:“大将军过于高看这帮蛮夷了吧?”
赵淳摇摇头道:“陛下莫要小看安夏,先不说阴山,便是兵卒之精锐,远不是西凉,南诏之流可比,我座下也唯有虎豹骑敢言胜之一筹,其余也不过在伯仲之间,而我朝与安夏对峙数十载,边境之兵一个个早已是被磨砺成了悍卒,战力之强,不可小觑,再加上据守阴山一线,这可是出了名的易受难攻,所以我才之敢言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