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电影大师
三十秒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找到答案。
陈永仁摇头一笑,说道:“当我提问时,你们有感到兴奋吗?好奇吗?有为学到新的知识而激动吗?有人有吗?没有!你们全都陷入了疯狂的竞争中,人人都想拿第一,可是取得了第一,有用吗?你的知识会增加吗?没有吧,增加的只有压力,脑袋里增加的只是第一的念头,而没有第一的知识。这里是大学,不是压力厂,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压力!”
无论站在哪一方都没有对错,只是能否找到一种中庸之道,凡事不过度。
电影中的陈永仁就是纯粹的为了学知识而去,他就是纯粹热爱这个专业而已,所以才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而院长也是为了学生着想,为了学生将来毕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发展着想。
在陈永仁眼里的‘死板’教学理念,却是大批量培养出来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含金量多高,就不言而喻了,而陈永仁不愿意随波逐流。
所以谁对谁错?或许并没有对错,电影中陈永仁只是极个别现象,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的想法。但院长却是过于死板,可是他的死板却是为了学生未来着想,所以也不能说他错,只能说陈永仁的想法过于美好,但有点遥不可及。
美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死板的或许反而更适合。
当死因调查结果公布后,几乎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有人听起来觉得这是十分荒唐的事情,但当事情发生在眼前时,才后悔莫及。
或许可以说这些自杀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好,但是难道心理素质好就不会发生自杀情况?从侧面来看,学习压力是不是真的过大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如同电影中,院长对陈永仁骂道:“你竟敢因为他自杀而谴责我?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应对压力,有点压力就去自杀,那人类早就灭绝了,难道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造成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压力,难不成因为压力就要退缩?就要自杀?就要谴责他人?”
陈永仁苦笑道:“我并没有谴责您,我只是谴责制度。您看看这些数据…”说着,便把这些年华夏一些学生自杀的安利拿了出来。
院长冷声道:“我不能代表制度发言,但华夏大学是最好的大学!”
电影中,陈永仁想要谴责这种僵化的制度,因为他觉得这种制度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时代。
随后,陈永仁被院长拉到教室里,要他展示他那比教授还牛逼的教学。
当着无数学生的面,陈永仁拿出一本工程学的书籍,随便翻了一下,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英文单词。
“你们有三十秒来解释这两个单词,你们可以参考书本,如果有答案就请举手,看看谁最快。”陈永仁说道。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快速打开书本,争先恐后的查阅,生怕被他人抢先,王凯更是直接跑到讲台去把陈永仁刚刚翻过的书拿过来翻看查阅。
“但,这有什么用呢?不还是有学生自杀?”陈永仁说道:“现在很少有人去讨论思想或者发明,大家关注的只是成绩,或者毕业后的工作,讨论将来要去哪里发展,他们只教怎么去考试,怎么拿高分,却不教怎么创新,怎么制造,怎么排解压力。”
闻言,院长怒吼道:“那你现在来教教我,到底要怎么教书!”说着,他便气冲冲的拉着陈永仁去教室里。
观众们也被院长的气势给吓一跳,不过大家回味陈永仁说的话,却又陷入了沉默。
这不是大学生普遍的想法吗?读大学不就是这样嘛!有几个是冲着知识去的?还不是上个好大学,学历好看点,能找一个好工作。
有多少人是为了搞学术研究,搞发明?上大学,或许可以看成是一种光明正大又高大上的获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