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密信内容
所以,潘主簿并不是在躲日月会。
他是在躲这件即将发生在西塘的大事......
“......”
茶馆里很闷热,但李显却瞬间感觉脊背发凉。
甚至李显觉得,可能靖幽司之人就是收到了潘主簿的情报,现在才会来西塘的。
先是被日月会利用,然后又冒着风险报了案......
不得不说,如果以上推测是真的,那潘主簿倒算还有些骨气。
但再之后......为什么他要带着全家老小逃去临县呢?
是为了躲日月会?
李显不知道日月会是怎么搞到这么详细的证据的,但想来应当是真的。
大唐对于“受贿罪”有一套比较全面的量刑标准,按照情况是“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而有不同的定罪尺度。
总之就信中罗列的罪证来说,如果事发,潘主簿至少会被“役流”,也就是流放加苦役。
而潘主簿很明显不愿意被役流,所以就成了日月会的细作。
至于那个“白头婆”......
不应该啊。
怎么可能躲得掉。
皱着眉头将桌上水迹抹除,李显有节奏的叩击着桌面,脑海中闪过一个个猜测。
然后就在某一刻,他的动作一顿,突然想起了苏言儿说的那番话。
今早自己就曾推测过,日月会之所以“赖”在西塘不走,极有可能是在筹备一个大阴谋。
根据字体和墨迹,李显认为这应当是潘主簿自己后写的,大概率就是与他接头的日月会之人的代号。
反正不管是不是吧,潘主簿当时肯定已经开始替日月会办事了。
然后可能是良心上过不去,也可能是想要戴罪立功,他便把这事儿告诉了一个好友,并且拖后者“报案”。
牵扯到日月会,只有靖幽司或刑部才有能力处理。
因此这个好友大概率在长安任职,第四封信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