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上皇失眠惊勋贵,忠顺亲王一进荣国府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到今,除非天纵奇才,天生人情达练,否则不要妄想平步青云行走仕途。
“所以景瑜,老夫对于这样的事情深恶痛绝。只是世道如此,靠着老夫一人,也不过只能遏制工部的这股不正之风。
陛下有意栽培于你,所以老夫想带你多见识一些下面的手段。
于你而言,纵使胸中藏书千万卷,可到底对付这群混迹官场的老油条,还是太过稚嫩了些。”
华夏的官员,只要是能当上官的,基本上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明朝。
待银子到了地方后,百不存一啊。”
薛虹手里又拿起一封信,打开一看,更扯淡,上面说:只要给他二十个人就能把河堤修好。
“二十个人?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薛虹怒不可遏,这群混账简直是拿黄河沿岸的百姓生命在开玩笑。
李如圭幽幽一叹:“二十个人?在这群黑心肠之人中已经算是良心的了。
老夫还见过派一个人去修缮堤坝的。
“下官求之不得。”
这就是头顶上有人,和头顶上没人的区别。
倘若如今的皇帝不是隆庆帝,薛虹也没有林如海这个老师,那他别说得到黄锦、单守才、李如圭的指点。
就算他勉强科举成了进士,十年的时间都不可能混到现在的位置。
甚至可能哪两位大人斗法,一个不小心就把他给牵连进去。轻的是丢官革职,重的则有可能满门抄斩!
那时候……负责修堤坝之人的儿子才刚刚会识字。”
薛虹下意识问了一句:“那他儿子现在呢?”
“他的儿子现在在和你说话。”
薛虹:Σ(°△°|||)︴!!
那不就是尚书李如圭本人嘛?也就是说,被派去一个人修缮堤坝的那个倒霉蛋,就是尚书大人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