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陈非的恶趣味
波洛克行动绘画的创作过程很奇特,他先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然后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画家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
他说,他的创作是潜意识的冲动,“预先不知道画什么,而是经过一个认知的阶段后,才看到自己到底画了什么。”
看看,画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
陈非觉得,这个艺术流派也很适合他,他目前和波洛克就仅仅只差一个佩姬古根海姆的距离。
佩姬古根海姆就是波洛克背后的那个女人,她的藏品几乎全面覆盖了欧洲和米国各个现代艺术流派的代表作,创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世界知名……
这样一来,华国文物就不合适了。
也幸亏他们收购了林肯查菲的藏品,否则想要凑齐五件参加聚会的展品还真有点麻烦。
最开始陈非是计划带两幅科波拉作品参加聚会的,现在他已经放弃了。
欲速则不达,仅仅只是一个科波拉是飞不起来的……
“《军舰德美勒尔号》是肯定要带去的,玛雅文物也可以带两件过去,葛诺母狮还是算了,那玩意上拍才更能体现价值,剩下就只能从查菲的藏品里选了。”
在她的回忆录里,她坦诚自己曾有过400多位情人,其中包括很多著名艺术家,喜欢画格子的那个蒙德里安也是她的好朋友……
她的父亲本杰明古根海姆是泰坦尼克号的遇难者之一……
陈非从她的成功轨迹里看到,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画坛大魔王,绝对不能只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的作品,要推就要推一批。
陈非在目录上一阵梭巡,很快就锁定了一件藏品。
杰克森波洛克的《1949年第1号》,又名《薰衣草之雾:第3号》
号称米国现代绘画第一功臣的杰克森波洛克,是米国行动绘画的鼻祖,世界范围内新米国绘画的象征,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1月28日是他的生日,每当这一天,谷歌都会在全球首页以他的作品作为Logo,以示对他的纪念。
欣赏波洛克作品是需要一定门槛的,这个从他的创作过程就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