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出嫁
子夫罔若未闻,忽伸手将窗户推开,寒风如贯而入,往衣袖中吹去,那丫头正在案几边铺排纸墨笔砚,被冷风吹得打了个寒颤。她抬眼望去,见子夫立在窗前,天际一片墨黑,屋中烛光映在他褚白柔软的长袍之上,泛着浅淡的银光。他的背影黯淡憔悴,似有无限伤感。
他甚至还依稀记得,那年漫天雪花,红梅氤氲,她伫立在风雪之中,粲然一笑,问他:“待我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雪花簌簌有声的落在她的发上、眉上、肩上、落得她眼泪都流了下来。
他一直紧抿着嘴,他什么也没说。
可是她全明白了。
子夫给老太太请过安,才行至阶下,却撞见母亲携着姑母被一众的丫头婆子簇拥而来。远远就听见母亲笑道:“竟不想莫兰那丫头还能有如此福气,深得圣宠,可真是光宗耀祖了。我还听大郎说,莫愁的婚事可是官家亲口做的媒,只是没明着赐婚。那侍御史王大人既得了圣谕,莫愁嫁过去只怕也得客气三分。”
姑母脸上微微得意道:“可不是么,当初说要送莫兰入宫时,我心里可十分不情愿,如今不想竟是有了大出息……”话音未落,只听婢女笑道:“夫人,少爷来了。”
直至戌时末分,子夫方出宫回郡公府。
小厮候于阶下,见他下了马,忙接过缰绳,堆笑道:“少爷可回来了,今儿莫愁娘子在后厅备了宴席,请众人喝梅花酒,您若再晚些,可都要散了。”说着,就牵着马从小角门进了,径直往后院马厮去。
天空星月全无,墨如死水。
廊檐处高高悬着白玉飞鸟灯,随着夜风微微摇坠,子夫穿过中厅,转过长廊,往花园中去。行至月洞门,有宫人端了空盘子从屋中走出,见了子夫,先屈了屈膝,方笑道:“少爷快请进去,莫愁娘子还等着您哩……”
话还未完,只听里面一声惊呼,莫愁已从帘后微醺着走出来,身上只穿着件芽黄轻绡长裙,有婢女手中拿着披风往她身上裹,却被拂手拦去,她摇摇晃晃走至子夫跟前,脸上红如粉霞,她眨着眼笑道:“表哥,你可回来了。”说着就欲往地上倾去,子夫面露难色,伸手一把将她扶住,她却顺势倒在他怀中,嘴上还在说着什么,终归是越来越弱,沉沉的睡了过去。
子夫脸上扬起笑意,先朝两人拜了拜,道了安,才道:“母亲身子可爽快?”
楚夫人笑:“很好,你莫愁妹妹今日请我们在院子里喝了梅花酒,你可没挨着口服。”
子夫笑笑道:“母亲可别贪杯,小心食坏了肠胃。”
楚夫人见天色已晚,知他还要读书,遂道:“这几日天冷得很,读书不宜过子夜,该好好歇息,你去吧。”子夫恭谨道:“是。”
冬夜萧瑟,四处皆是苍茫一片,唯窗下素白长颈瓶中插着几枝极艳的红梅,惹得朱砂绛瓣,梅香凛冽。有丫头呈上寝衣来,轻手轻脚帮他换上,才问:“少爷,今日看什么书,奴婢帮您寻来。”
子夫从婢女手中拿过披风,裹在莫愁身上,横抱而起。她缩卷在他怀中,像是一只受伤的野猫。
婢女引着子夫往房中走,她自幼跟着莫愁,如今也要一齐陪嫁过去,亦是忠心耿耿。子夫将莫愁放至床上,见她面含忧愁,眼角淌着泪流入发髻之中,浸湿了大片,不由得轻轻唤了一声:“莫愁……”
莫愁似是听闻,她往里侧了侧身,嘴角微微颤抖,双手紧攒着袖口,一动不动。婢女屈了屈膝道:“恕奴婢无礼,还请少爷出去。”顿了顿,又低声道:“叫人瞧见,倒不好。”
子夫会意,缓缓转身,到了门口又回头看,婢女正在给莫愁掖被子,她侧身往里躺着,头上朱钗褪去,青丝铺满了枕头。
小时候,她刚来郡公府时,还只是姨母怀中的小稚儿,头上挽着两个小髻,脸上被冻得红扑扑的,甚是可爱。不过晃眼,竟已到了出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