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意外和诱惑
“你真傻,”杨韵说,“一个小饭馆而已,你在那里帮忙端菜、洗碗,难道要帮忙一辈子不成?再说了,就小饭馆那点收入和那点前景,跟你在家没有出来有什么区别呀?”
杨韵的话,说到琴音心底里去了。琴音来经济特区的这两三天,无论是半路农民的生计之路,还是工业区里日进千万的投资项目,见到的都是大手笔、大文章、大前景。再想想陈来的小饭馆,确实也是小巫见大巫,小打小闹的,都不知自己何时才能真正地走出辉煌的人生。
说实话,在那一瞬间,琴音内心真的动摇了,对原先感恩戴德的陈来和饭馆,突然间觉得是那么地微不足道和令人厌烦。
而杨韵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地将琴音从饭馆情结中拉出来,推进了向往经济特区和工业区的一往无前的境地。杨韵说:“就说陈倩这些项目吧,千万元的投资,工业区给我的奖励是五千元,你在饭馆得干上十几年。”
伴随着大海的潮水的巨响,琴音沉默了。杨韵似乎早已经猜透了琴音的心思,拉起琴音的手:“回去我就向工业区的领导推荐你。”
下午,琴音跟着杨韵,穿着宽松的衣服来到特区的海边游玩。两个人的空间,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工地边缘还有人骑着自行车,车后绑着小冰柜卖冰棍,杨韵买了两支冰棍,一人一支,吃得很甜。
这种只有两个人的空间,也让琴音有机会解开所有的疑惑。琴音始终不解的疑惑是,为什么杨韵一直没有谈到投资的事,却让陈倩这个香港大老板签订了投资协议呢?杨韵说一直在谈投资项目,而自己就在她们之间,怎么一句话也没有听出来呢?杨韵边走,边将她与陈倩的洽谈过程解释给琴音听。
原来,杨韵吸取了之前与一些香港老板洽谈项目的经验教训,“你越想谈项目,越想订合同,对方就以为你急于求成,就越警惕,最后还是持观望态度,一走了之。”所以,当陈倩来到工业区的时候,杨韵并不急于谈项目投资的事,而是谈家常,迅速拉近了与陈倩的感情和心理距离,谈家常,使大家很快便像熟人一样了。而谈省城的吃喝玩乐和所见所闻,可以从中判断陈倩的投资意向,例如,陈倩讲年轻人的手表,讲女人提的袋子,特别提到了服装,还提到了省城街头悄悄开始流行的音乐,这些都说明了陈倩关注的事情,后来签订的项目,不正是这些么?
琴音十分佩服杨韵:“哇,你们读过大学的人,可真是有办法。”
杨韵接着说,从以往香港投资老板的态度看,其实他们最关心的,是这里的生活、创业环境和发展前景,所以,陈倩来了以后,我们并没有直接谈项目,而是向她介绍了软硬件环境,还有发展前景。吃饭、散步,其实都包含着这方面的因素呀。
琴音拉紧杨韵的手,两个女孩子,在海风吹拂的沙滩上,向着大海的方向,笑着,奔跑着。直到她们的双脚踏进海水的温柔,互相泼起水花,向对方溅去,好一幅女孩子的嬉戏闹水图。
琴音静静地听着杨韵的介绍,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伴随在杨韵、陈倩身边一整天,对于她们的洽谈、合作和意向交流、达成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和变化,竟然丝毫没有察觉。甚至连她们达成的合作和投资后,自己还感到相当意外。
琴音和杨韵手拉手在海边的沙滩上漫步。
琴音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大海,书上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看见大海也是后浪推前浪。正说着,一股大浪推动着前面的浪花,急切地向岸边扑腾过来。浪花打在琴音和杨韵脸上,沾湿她们的衣服,两个女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浪花逗得哈哈大笑,彼此相拥。
杨韵突然拉了拉琴音的手,说:“要不然你留下来吧,我们俩在一起工作会很开心的。”
琴音说:“那省城饭馆的生意还要我帮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