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追梦华章 > 第135章 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

第135章 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浩浩荡荡的人开进了望愁镇,分别在好几处驻扎和开工。能源、交通、通讯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时进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在县城,工程队测量,打基础,搞建筑,不出一个月,便建起一座崭新的电视转播台。县城里的人们见到电视转播台,都兴高采烈地围观,说今后可用不着自己拉天线了,县里真好啊,帮群众解决了一个愁苦的看电视的问题。

在望愁镇沿大江沿岸,一座小型港口也矗立在江边的灌木丛中。人们常常往港口游玩,说看看港口是什么样子。陈倩有意开设从临江县直通到港澳的航运点,并首次起运一百多吨石磨粉到香港。省城的记者捕捉到了这个新闻,进行了跟踪报道。

令琴音意外的是,在追加的投资中,工程队替望愁镇建成了一座三十五千伏变电站,并入全县、全省电网。这项举措,使全县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好几万千瓦,全镇的村庄和家庭都通了电。还有一万多千瓦的水力、火力发电设备在加紧建设中,建成之后,镇里将能够给县里县外输送电,成为远近闻名的产电镇。

镇里通往县城的公路也很快修建好了。日夜有客车往来于县城、省城,望愁镇还是当地率先开通汽车往来经济特区的镇。各类出口货物运抵省城,还可以就地装车直运港澳。

琴音笑着说:“原来是这事呀,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琴美兴奋地问:“姐姐答应让我们建材厂来干了?”

琴音皱起眉头说道:“人家可是带着资金来帮助我们建设的,一分钱也不用我们镇里出。”

琴美半信半疑,说道:“现在谁不想赚钱致富,还会这么大方无偿来支援你们镇的建设?”

琴音便将陈倩出资请工程队前来支援基础建设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琴美无言以对,吃完饭便离开了。

所有工程都完工后,辛献兴高采烈地考察了各项工程。全县的公路建设可谓初步发达,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变了历史上长时期交通闭塞的状况。邮电事业也同步发展起来,全县各镇各村全部通话,城镇私人也有的安装电话,长途电话通过全程全网可与全国各地、港澳地区乃至国际通话。等等。

辛献专门打电话感谢陈倩,说通过这些基础建设,迈开了市政建设步伐,为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交通便利、各种基础设施较为齐备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了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陈倩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就率先到你们那里投资吧,哈哈百镀一下“追梦华章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但是,于安仍然不死心。他找到辛献,说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本县的基础设施就应该由本县的建材厂来完成,既然陈倩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应当将资金拨付到建材厂,由建材厂来负责工程。

辛献专门打电话给陈倩,将于安的意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倩,问是否可以按于安的想法进行投资。没想到陈倩断然拒绝,她问道,你们县里的建材厂有这个人才和资质吗?为什么我们没有去镇里规划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想到要建设基础设施呢?为什么我们要干了他们却只会盯着那么点可怜的资金呢?一连串的反问将辛献问得哑口无言。

辛献担心陈倩的援助建设半途而废,只得好言相劝,回头狠狠地批评了于安,让于安回去好好反思陈倩的一连串反问的问题。于安愤愤不平地走了。

于安走后,辛献分别给琴音和陈倩打电话,要求确实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陈倩投资多少资金,县里也给多少资金,尽量将镇里的投资环境搞好,切实进行工业试点。同时也希望工程队帮助县城解决一些急需建设的基础设施问题。

辛献的周旋收到了奇效,陈倩似乎有意要考验辛献的诚意,当时便提出追加投资一倍。这可乐坏了琴音,没想到于安这么一闹,辛献这么一表态,投资到镇里的资金一下子涨到了四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