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平反
那太祖皇上定下的都城,你福康帝说改就改了?你夺了侄子的皇位之后迁都,你就是大不孝!
还有,福康帝迁都这事违背了太祖皇上的意愿,他要把朝廷搬回南都去,这样一来,他就跟太祖皇上对接上了,而且追随惠武帝的大臣又被平反,大家对他印象一定是好的,认为大高是个好皇上。
大高这样做,就成功地为自己坐上皇位洗白,大家就认为错在福康帝,但是大高他没有错,大高他是好皇上!
大高上位不久,他又实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话。
他把福康帝时期被下狱的夏大人放出来,令他做了户部尚书,另外还把被贬去地方上的吴大人也召了回来,令他做了工部尚书。
这两位大人,当年都是太子党,是二高告发大高,福康帝一气之下处置了太子党。
福康帝在位二十二年,他是夺了侄子惠武帝的皇位,被朝野上下骂了二十二年。
当然这些骂都是背后骂,不可能当着衙门里的老爷面或者捕快的面骂,更不会当着福康帝的面骂。
老百信私下里说闲话或者酒桌上骂福康帝不是人等的话,谁说了谁承认自己说了?就是让跟自己有仇的人听到了,酒喝多了胡言乱语,酒后的话不算。
再说有谁敢去告密?这种高密没任何好处,搞不好让被告反咬一口,说告密者某天某日也骂福康帝的。这样一来,互相咬,那么衙门老爷会怎么想?
原告被告非得被全部杀头不可。
大高在台上做了这么一番轰轰烈烈事情,马丫就觉的形势有些不妙。
现在,马丫重点要防范的是,阻止大高把都城搬回南都!
马丫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福康帝当年迁都,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南都会遭人诟病,他要回自己的藩王时候的封地,这里根基扎实。
只要大高一直在北都,马丫的哥哥到时候士兵夺位,就有了口实。
要知道杀人的折子送上去,送到福康帝的案头,福康帝不砸坏一个茶杯才怪,不株连家人那是福康帝不想跟普通来百姓一般见识的!
何必呢?!
福康帝知晓许多人背后骂他,可他管不住别人的嘴,这事法不责众,没办法!
大高更知道有人在背后骂他爹篡位。
那么现在,大高上台了,他要把福康帝所制定的政策重新制定,把福康初年审理过的案件,把它给推翻了重新审理,他要为冤案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