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02-26养娃的小日子
对于额尔瑾兄弟们,宜尔哈将所见所闻、皇上的一应作为细细告知。作为阿玛,在皇家,撇开对太子的偏心,皇上对其他阿哥们的关心并不少。
宜尔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公正、客观的去看待、对待他,毕竟在阿玛之前还有一个皇字,注定了皇上需要注意的、考虑的更多、更远。
“于公,是皇上;于私,是阿玛。”宜尔哈认为自己之前有些狭隘了,“你们是臣也是子,额娘希望你们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最近,康熙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儿子们的关怀。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是康熙知道肯定是宜尔哈说了什么。这次南巡回来,康熙也察觉到了宜尔哈的变化。
“大大,你不介意他是公用的了?”
十月初八,南巡至济南府,宜尔哈随行参观了趵突泉,康熙咨询当地的民风土俗、地方利病,最后还提下了“激湍”二字。
初十日至泰安州,登泰山极顶,翌日又祭祀‘泰山之神’复书“云峰”二字。
宜尔哈感慨的说了句,“孔子叹‘登泰山而小天下’,不无道理。”听言,康熙从泰山说道五岳,宜尔哈也很配合的倾听。
五岳的说法,宜尔哈也是知道的。五岳的说法始于《周礼》,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开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一一这用词真是一言难尽,“我现在是宜尔哈,所有的改变都是依着她的身份、心情而做出的。”到底只是系统,知道却不能懂人性。
数日后,南巡途径黄河,视察北岸诸险,也是此次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宜尔哈则没有跟随。月底,康熙直接下旨开海禁。
河工之后的巡视,沿袭了登山、观赏、题字的风格。谒明太祖陵,康熙亲作祝文,过明故宫时,十分感慨,作《过金陵论》。
十一月,在清口,视察黄河南岸诸险工程。至孔子庙,于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亲书“万世师表”四字。同日,还派遣恭亲王长宁等祭周公庙。
二十九日回宫后,宜尔哈还沉浸在南巡事宜的思绪中。怎么说呢,宜尔哈一路随行,见识到了不一样的皇上,了解的更多,欣赏的同时对他的情感就更加复杂。
满族是游牧民族,即便拉拢了蒙古,也不能掩饰人口的稀少。以外族人的身份,统治这万里河山,内忧外患,宜尔哈佩服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