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1节 除杂再动员
一篇大道理,讲了两个多钟头,把大家听得瞌睡连天。
“哎呀。罗苏什么呢。再除呗。把祖宗八代的杂种全拔干净。”姜思贵早就听得不耐烦,这是他第四次起身上厕所了。
尽管大家都真的听得厌倦了,但又不好意思不听领导的安排。
其次是看叶缘。父本稻国际六六一和母本珍汕九七不育系的叶缘都有锯齿,明显而深。
再次是看叶脉。父本稻的叶脉是淡绿色,母本稻的叶脉则是深紫色。
另外,从叶片的颜色,表面的绒毛等方面,也是可以通过比较来识别的。
掌握这些标准,说起来似乎不太难,但是要从大田里真正找出一棵杂株来,那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怕你再仔细观察,思想稍不集中,明显的杂株也会从你眼皮底下溜掉。以至于常常半天下来,有些人都发现不了一株杂株。并不是这田里的杂种稻真的被除得一干二净了,而是你没有发现它们而已。
就这样,制稻田被马林西他们过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是用梳子在田里反复梳来梳去一样。
尽管如此,杨洪儒副县长和季学斌副局长、程厚伯站长这三位领导仍然不放心,晚上又把所有育种队员集中起来开会。
季副局长非常严肃地说:“现在,是我们育种关键的时候了。我发现,有些人对除杂有厌战情绪了,认为没有必要这么认真,上百亩田呢,有个十棵八棵杂稻算得了什么?费不着花那么大力气去大海里捞针,是劳命伤财。”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是来育种的,你们在这里虽然是育种队员,但在家里都是优秀的农业技术员,肩负着不一般的责任。想要育好种子,首先要有一种肩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育种,是因为推广科学种田,并且是政府花了很大的代价派我们才来育种的。否则,有必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到万里之外的海南岛来吗?就是因为这种种籽,比常规水稻高产稳产,能多打粮食。所以说,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
“其次,我们对待育种还要有一种科学的精神。育良种,不是来育杂种的。什么叫杂种?那怕有十万分之一的杂株,那么,这批种子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纯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生产百分之百纯度的杂交稻种,才能确保我们的种子纯度。”
“三是要端正态度。这些种子不是替我季某人生产的,是为全县八十万人民生产的,是代表县委、县政府生产的。我们只有认真地做好了,绝不让一棵杂株混入种子,才能对得起县委、县政府的重托,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