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师父出山
紫淑菱是无论如何不愿再离开天赐了,紫高岂会不知女儿的心思?征得天赐同意,也随着大家一起举家迁往广昌。
却说袁友福那夜受了箭伤,幸得一樵夫所救,才捡回一条命。伤养好后,的确是去汨罗山找赵天赐了。只是待他日夜兼程地赶到汨罗山麒麟洞时,天赐已经下山十多日,却是生生错过了。
袁友福于是跟师父岳枫说了平坤会遭难的事,并说明来意,岳枫听完后神色凝重,道:“袁总舵主一代豪杰,可惜,可惜。天赐这孩子论人品,武功,当不输于你,只是年纪尚轻,几无阅历,让他当此大任,你觉得妥当吗?”
“师父,我思来想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和三弟自不能出任这总舵主一职,会中再没有一个主事的,平坤会就真的散了,二弟半生的心血将付水东流。”袁友福道。
岳枫道:“会中再无合适人选?”
“袁伯伯,照现下这情况,另设总堂必须无疑,你说这总堂设在哪处较为合适?农场附近指定是不行的了。”天赐道。
“这问题我考虑过,根据地是必须要有的,我看这样,暂时定在广昌的江西堂较为稳妥,你看如何?”袁友寿道。
“会中近况你比我清楚,这些事情你安排最适合,那就这么定了吧!还有一事,这总舵主一职,现在该还给你们袁家了,我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地当着。”天赐道。
袁友寿一听,如何肯答应?相互推辞了几次,袁友寿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其实总舵主一职,二哥生前是有安排的。”
“哦?总舵主事先就有人选?那就最好啊,省得我们推来推去!”天赐笑道。
“确无合适人选!”袁友福道。
岳枫点点头道:“友福,刚才我之所以有此一问,乃是因为天赐在平坤会只是毛头小伙,寸功未立,声望全无,定难以服众。既然你这么说,好,人总是在磨练中长大,让天赐早点历练也好,你我当尽心辅佐于他,让他早日成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还了天下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也顺便了了我这糟老头子的毕生心愿。”
袁友福喜道:“师父用心良苦,深明大义……对了师父,你刚才说‘你我’,难道师父……”
“好说,好说,哈哈哈哈……”岳枫打断了他的话笑道,“难道我就不能再发点余热?”
袁友福拜倒,道:“师父愿意出山,实是平坤会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袁友寿端起茶碗,慢慢地喝了口茶,道:“是这样的,记得有一次,我们三兄弟聚在一起聊天,二哥就提到了你,那次刚好是我去汨罗山看你回来后的几天,他问了你的近况,我与他一说。当时他就说,现在各地的反元如火如荼,战事不断,大家都是把脑袋系在裤腰间,假如将来我有什么不测,这担子需得落在天赐孩子肩上了!”
“哈哈哈哈”天赐大笑道:“袁伯伯诓我的吧?”
袁友寿一本正经道:“却不是,不信将来碰到你大袁伯伯,你可以亲自问他。此事且不必再议,当初二哥建立平坤会的终旨你也是知道的,并不是我们袁家自己的事情。”
天赐还要推辞,袁友寿死活不答应。
又过得一日,大伙就要准备动身去江西广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