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我想在福建办一份民间如朝廷邸报般的报纸,用来报道我大清的趣闻轶事及日常之琐事。就如这蔡府凶案,报纸便可倾力报道,引导民众理性看待问题。只要名声打响后,我们便可在报纸上多多报道有关维新的消息,让民众渐渐耳濡目染之后防御之心也就全无了,所遇阻力也会相应减少。不然的话,成日那些酸儒们老是在民间唠唠叨叨,迟早民心不在我们这边。”
“大人,这办报纸好归好,可风险也极大。”刘翼有自己的考虑。
“说说看。”许维自己倒没想得太多,此时不妨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刘翼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人,我怕这报纸易犯禁。若真那样,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想翻盘也难了。再者说来,朝廷也曾明令禁止民间办小抄,朝廷一但怪罪下来,大人担待不起呀。”
14
回到抚衙,许维果然把刘翼找来商量蔡府的命案。看着直到现在还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的刘翼,许维忍不住扑呲笑了出声,指着刘翼的鼻子呛着笑骂道,
“子安怎如此死扳。不过毕竟你不晓得本抚的良方妙策矣,也不怨你。”
敢情许维还有新想法,蔡府中可能不方便说。刘翼顿时释然。
许维把自己的想法都一股脑地给倒了出来,毕竟新事物要多个人一起推敲才行。
“你的意思是和会从中做梗?”许维听出话外音。
刘翼点点头说道,
“和从中做梗那是必然的,我是怕他专挑字眼寻事。我大清因文字获罪的士人可不在少数哦,学生还请大人三思而后行。”
许维有时也是个挺固执己见的人,一但做出决定,就是九头牛都难以拉回。只见他哈哈一笑,豪气顿生地说道,
“子安太过多虑了。我们只要把好关,怎会有把柄给和抓住呢?再有便是朝廷的禁令我们大可走走关系,料来也不是件大事。就此办了吧。”
“子安,对这案子我们大致都可断定是那刘婵鹃下的毒手而导致蔡大玢命归黄泉。”
“那大人又为何不速把那刘婵鹃缉拿归案呢?”刘翼非常不解。平日里许维不是个办事拖拉的人。
许维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样子,在房内来回走了几个圈后,兴奋地告诉刘翼道,
“子安兄,我心中有一良策。若配合着此次凶案实施起来,对我在福建推行自强运动可是大有好处的。”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