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网络神话
他觉得陈博文这人很有远见卓识,在一片浮躁的气氛中还能保持清醒,真不容易。
这年月只要能跟网络沾边,就会有人追捧。很多互联网企业其实都是在炒作概念,他们根本没有盈利的手段,仿佛只要有人肯投钱,企业就会不停的膨胀下去。
这其实有点像击鼓传花的游戏,看谁接最后一棒。
等再过两年,网络神话的破灭之后,将会有大批的网络公司倒在沙滩上。
“陈博文先生,你们公司的股价快到300美元了吧真是让人羡慕啊。很多投资者不懂什么是互联网公司,我就经常拿你们雅玛逊公司做例子。每当我谈起你们公司,我就能说服大多数人”
这一堆聚在一起聊天的人数不少,大约有七八个。
胡杨跟着李凯泽转了一圈,名片拿了一叠,但感兴趣的人却没有。倒不是说同行是冤家,主要还是他自己的资历太浅。
要不是李凯泽亲自领着他,而且还着重介绍了汇嘉国际投资是盈动电讯的大股东,估计这些人都不会搭理他。
胡杨也无所谓,这种偏重于社交的酒会,本来就和他格格不入。
不过既然来了,到也没必要显得特立独行,该吃吃该喝喝,有人过来搭讪,他也一样能谈笑风生,前提是你的说中国话。
普通话、粤语都行,说英语就免了。
听到有人提到了雅玛逊,胡杨不禁仔细看了一眼。
“不不,我想各位误会了。我一直认为互联网公司也需要有盈利的模式,没有盈利,你拿什么说服你的投资人新经济不代表可以违背经济学常识,是吧不好意思,我需要失陪一下。”
胡杨看到,被人称之为陈博文先生的人,其实是一个白人中年大叔。不过人家倒是用粤语在交谈,而且说得很不错。
陈博文显然和这一群人理念不合,说完就走了出来。
胡杨站的地方,距离他们不远,所以之前陈博文的那番话,他听得很清楚。
胡杨吃了点东西,端着一杯酒慢慢溜达。听到感兴趣的话题,他也会稍作停留。
酒会上的男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还是互联网,这是当下最时髦的一个话题。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是不需要利润的。因为我们做的不是今天、明天,而是未来”
时隔几十年,重生一回的胡杨终于又听到了这个论调。
九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互联网热,曾经有一个很奇怪的论调,那就是互联网企业不需要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