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熟能生巧,砸钱!
如此一来,中小企业投入了资金,研发出来的产品却卖不出去,以后谁还敢投资?
“所以说,北美对于咱们汇嘉系的打压,也不完全是坏事。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咱们的市场足够大,还怕没有相关的企业发展起来吗?”
胡杨没理他,等着孟如松表态。
“这可太好了!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资金。只要有了这一百亿元,我保证能让北美的一些人崩了牙。”
孟如松有这个信心,抛开应用材料和泛林半导体,不是还有东京电子和东芝半导体吗?
再说了,一年以后,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也会逐渐的成长起来,活人还能被那啥憋死?
国内有想法的人多了,有想法的中小企业也多了。
“是啊,麻烦是很大。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可能就不怕他们。世界巨头怎么了?大不了我牺牲一点良品率,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国内企业。
但现在,就比如像抛光垫,虽然鼎新科技已经有了突破,但距离大规模生产大概还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
我的意思,实在不行,我们就采取囤货的办法。只要我们能坚持一年,有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大的变化。”
孟如松手上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每一年光是投入到工艺研发上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要是除了正常库存之外,再囤积各种材料,资金就会比较吃紧。要是再继续扩大产能,孟如松就只能向胡杨求援了。
有很多人说,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落后,是因为技术原因。这话,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曾经胡杨就和孟如松谈过这个问题,国内的中小企业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市场。
在正常情况下,像芯通国际和魅力半导体这样的企业,肯定是愿意使用国际巨头们的产品。
一个是技术先进而且成熟,一个是为了让客户满意。既然有现成便捷的大道,谁愿意走小路,去使用各方面都差一截的小公司的产品呢?
别的不说,光是良品率一条,就限制了企业的自由选择。
这时,半天没吱声的梁余,抬头看向了孟如松:“孟总,你如果需要资金支持,我这边可以抽出来100亿元。”
梁余这些日子到处奔波,终于完成了胡杨交给他的任务,筹集了500亿元的资金。
半导体是个烧钱的行业,芯片制造更是如此。
比如像台电,每一年的资本支出就差不多100亿美元,这一笔100亿RMB的短期借款,还真不算多。
闫汉章听到这话,也动了心思,他忍不住看向了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