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技术大突破(1/4第四卷开启求支持)
除了原来一期的厂房,一栋新的厂房也已经修好了。
廖青山迎到了楼门口。
也正因如此,从03年就开始立项的DRAM项目,终于能够在现在开花结果。
有挂跟没挂,效果差距就是这么大。
当时有人工智能谢茵然的答疑,几个月时间就搞定了3DNAND。而后来DRAM项目的每个技术攻关,就真的需要倪光北、林耀东和顾松一起去磨。
有那么多课题的科研需求驱动,顾松硬是背完了整本黑科技百科全书,甚至吃透了其中一些类目的知识。
得益于此,DRAM项目才终于出了成果。
开学之后,得想想博士课题选择哪个。
这三年来,在燧石科技一系列论文的加持下,他早就在05年夏天本科读满三年后提前毕业了。
一篇浸润式光刻技术小论文,专论大口径投影物镜的设计方案,就非常顺利地走完了冬季的论文答辩。
尽管这个硕士只有一个学期,但这是扎扎实实的一篇论文,毋庸置疑地通过了所有人的审验。这篇论文,可凝聚了顾松和牛俊明那边将近3年的心血。
对燕大来说,本准备直接授他一个同等学力博士的。
终于啊!
真不怨这些领域国内技术进步慢,实在是基础太薄弱了。
顾松有自己理解完黑科技百科全书然后提出见解和他们一起摸索的小挂,才在05年里“突飞猛进”,最终搞定了这个项目。
所以怨不得他笑得特别开心,这是真的有点成就感。
车子很快到了芯火科技。
但顾松觉得现在还在基础期,还是继续读下去。再开学之后,就要开始读博了。这篇博士论文,顾松觉得应当作为一个转折节点。
三年时间,黑科技百科全书的进度条已经满了100%了,但并没有解锁什么新的东西。
也许,是需要等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重启之后,才会出现。
但顾松也已经确定了课题。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伪学霸了。三年时间的苦读,燧石研究院齐全的设备和海量资金资源供他调配,他所掌握的知识,已经是超出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