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星空中的眼睛
可以说,这种有特殊权限的“智囊”,确实是现阶段,非常符合他需要的一种身份。
利用先知的优势,他不会愧对这个身份。
保家齐专门到他这小院子来,本身就算是于公于私的一种表态。
顾松相信,他当然是在附近有工作,忙完了之后就过来了。
但他的工作那么多,到顾松这四合院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工作?
何况,这个工作还很特别。
这么多年,顾松所着力经营的,不就是这种分寸感?
“真的啊!航拍无人机只是试验品,为了稳定发挥作用,用了一个独立的信道去控制。您那边的专家们,以为是什么?”
保家齐没说话,他的秘书却说:“顾总,有专家猜测,既然您连量子计算机都做出来了,会不会在量子通信方面也有眉目了?”
顾松坚定地摆摆手:“这是两码子事!我压根都还没有往这个方向上开始研究。量子通信也得有发射端和接收端啊,这次所有通信都是通过卫星来的,我的卫星早在量子计算机搞出来之前,就发射上天了!”
保家齐的秘书却笑着说:“现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量子通信研究,都是基于光量子展开的,也算有了一些初步成果。不过你们构建量子比特所采用的原理不同,所以有人有这样的猜测。”
顾松恍然大悟的样子:“那倒是可以理解了。不过,如果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了,那后面在这个战略研究中心,我倒是愿意参与进去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火花。”
重生前,顾松学的是社科与体制这个方向的专业。自己工作和创业的过程中,与体制打交道的时间也不少。
每一个层次的人,站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顾松自从2003年通过3D闪存非常犀利地露脸之后,着力给自己包装的,就是一个科研能力非常突出、同时又有自己非常稳定经费来源的形象。
无论是三年时间里,在燕京大学里扎扎实实地读书;还是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与他的脑神经网络融合写入之后,他积极参与的各种课题,对外输出的,都是科研思路和成果。
于是他的智慧,成为了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这也算是一种表态了。
保家齐听到这里,就只跟他再闲聊了两句,就起身说要回去了。
顾松一路送到院门口,他老爸也一直用心盯着这边,见到人出来,连忙跟着一起送保家齐出门。
看到车子慢慢开走了,他满脸兴奋地拍了拍顾松的后脑勺,意味莫名地回去了。
顾松笑着摇头,看样子老爸今天是非常嘚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