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集子是天下闻名的法家大贤,收徒标准却很严苛,三十余年来,徒弟都没到百人,而且个个都混得不错。
更重要的是,集子虽是郑人,晚年却是在祝国度过的,葬都葬在祝国。于祝国世家之中,十分有威望。
相邦、安平君和乐平君,一个是相邦,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御史大夫的副手,全都是千石以上的高官,封君拜爵。
无论哪一个,他这么脆的小身板都经不起人家一个指头捏,当真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啊!
但有什么办法呢?
虽然知道相邦此时该做的就是上表请辞,急流勇退,可相邦自己不乐意,要杨辕去当说客,杨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一饭之恩,尚要舍命相报,何况杨辕先为姜仲门客,又蒙姜仲举荐呢?
但若只是“无伤大雅地帮个小忙”,他也不会拒绝。
这就是楚启为人处事的态度。
小事搭把手,与人为善;大事明哲保身,能不沾就不沾。
姜仲神色诚恳,姿态很低:“姜某只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安平君能带杨长史,去见公主一面。”
楚缓的神色立刻变了!
这种情况下,他绝不能拒绝姜仲的要求,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天下人都会瞧不起他。
何况杨辕在立身未稳之前,也确实需要有这么一桩大树庇护。若是姜仲倒了,他的长史之位能坐几天还难说,又岂能不卖力?
知晓这个要求,一定会令楚启为难,杨辕上前一步,先行了一礼,按照预先和姜仲商量好的剧本,恭恭敬敬地说:“在下杨辕,梁国人士,早年求学,拜入集子门下,蒙恩师授业三年。”
楚启眼中闪过一抹惊异。
姜仲就知道,这句话,打到了楚启的要害上。
兄长主动去求见公主,那不是找死吗?
若是大王误认为兄长想要引诱公主,图谋“巫”的超然力量,他们就算长了八张嘴,也不可能说得清啊!
楚缓面色青白交加,要不是亲哥坐镇,他估计当场就要发作,直接送客了。
杨辕见状,不由在心中苦笑。
他不过区区一介长史,三百石的小官,虽说有机会侍奉大王左右,负责抄写一职,但同僚也有很多,并不算什么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