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昭国一打来就是割地求和,主动称臣。
拜别老师后,荀慎是所有同窗里,名气最大的那个;
杨辕苦心孤诣,好不容易在姜仲这里混到个门客之位的时候,各国的当权人物纷纷派心腹携厚礼拜访荀慎,希望能请他出山,为座上宾。
说句不好听的,杨辕削尖了脑袋,加上机缘巧合,才能混到大王身旁做个三百石小官。但只要荀慎愿意来昭国为官,起码是千石的大夫之位等着。
可荀慎就是不干。
这位名满天下的王侯公子拒绝他国的所有招揽,成天窝在故国不走。
很简单,就三个字:
不在意。
所以,公主也不记仇。
少府慢待公主,消息灵通的人都有所耳闻。
若这事换另一个人摊上,就算不雷霆大怒,发作一通,往往也要不动声色地设局,把丢掉的脸面找回来,以免被人看轻。
卫王若是见他,他就要兜售自己那套法家理论,希望卫国变法,从积贫积弱变得富强;
卫王若是不见他,他就不停地写文章,希望卫王能被这些词藻华丽,入情入理的文章打动,采纳他的建议。
杨辕有时候也觉得,荀慎实在太傻。
难道他不知道,卫国几十年来的颓势,令历代卫王已经完全丧失了雄心壮志。每天只想饮酒做乐,根本不想振兴国家?
看看卫国这些年的做派吧!
少府监试图补救,向公主送礼,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吓得战战兢兢,面无人色,遗书都写好了。
偏偏他提心吊胆,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公主的报复,就好像这事压根不存在一样。
【常人追逐的种种事物,对公主来说,唾手可得。所以,她丝毫不在乎名声、地位、金钱、权力。只因她若是想要,伸手就能拿到。】
这话听上去特别招人恨,但杨辕却非常笃定——因为这样的人,他以前也碰到过一个,就是他最嫉恨的同窗荀慎。
求学的时候,一众学生里,荀慎是集子最喜欢的那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