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这四年来,太史令一直以为他在岷郡,还写了好几封信问候他。
等他“跟随公主的队伍归来”,老师还很高兴,听见他得柳合青眼,许以婚姻,更无一丝愠怒,反倒发自内心为他高兴。
如果不能在几代之内,重新回到君王身边,一个曾经显赫的大家族,往往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没了。
正因为如此,哪怕知道,跟着公主,大王也绝不可能忘了自己,但孙青还是本能倾向于留在上林苑。
说句不好听的,他在王都,家里闹出什么事,他还能尽快处理。
若他不在王都,天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孙青决定,必须趁着这个机会,给家里定一些规矩。
加冠虽然也是大事,可与仕途相比,孰轻孰重,还用想吗?
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二人都知道,就算公主想要亲力亲为,若他们这群做属下的敢真让公主参与基础建设,大王绝对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两个给处理了。
所以,公主若要离开王都,去督促各地的道路建设,修建轨道等等,孙青与樊辰二人,必定有一个要跟去。
另一个呢,当然要留在王都。
毕竟,上林苑里还有那么多眷族,不可能说郑高来负责。
既然孙家靠他才能重回王都,那么就必须听他的才行,什么长幼有序,辈份伦理,都必须给他的意志让路。
又想从他手里拿好处,又想仗着辈份,让他事事听从,没门!
就如樊辰说的,哪怕是做买卖,也没有这么无赖的道理,不能说凭着一些人情,就什么便宜都想占吧?
还有老师那里,也需要毕恭毕敬地对待。
太史令对他这个徒弟可真是掏心掏肺,倾囊相授,可他不想娶老师的女儿,继承太史令的衣钵,就托辞“太史令之位世代相传,岂有交给女婿,令父子相离的道理”,然后自请加入公主的队伍,去了岷郡。
若以二人的巫力属性来论,于情于理,最适合的分配都是,孙青留在上林苑,樊辰追随公主。
何况,孙青本人也不太希望离开王都。
准确地说,不希望距离大王太远。
这也是世家的通病。
世家一旦远离权力中枢,就代表着飞速没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