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再往下,就是大人您与荀慎;客卿之中,也有一二辩才,譬如罗顿、商姚等,亦颇得大王信赖。”
他提到的这些,除了巫之外,或为三公九卿,或为客卿中的人杰,或为执掌一军的将才。
简而言之,身在中枢,官至千石。
杨辕微微一笑,又问:“彼辈都出身何地?”
陈贾不解其意,却还是逐一细数:“王乾、卫涣、孙青、樊辰,及周、辛、滕、标、容诸将,皆为昭国之人。蒙远之父,曾为陈国微末小将;楚启是祝国王室嫡脉;卫沂之、荀慎乃卫人——”
殷姮不过回了趟王都,就令朝堂又风起云涌。
国巫大人将收卫相之子为徒;典客下狱,荀慎接班;卫王上书,求娶昭国公主,大王应允,顺便也给梁王赐婚……
桩桩件件,都是不能轻忽的大事。
陈贾急得火烧眉毛,杨辕却非常沉静,甚至笑了起来:“不必如此。”
“大人?”陈贾未曾想到,杨辕先前心急火燎。他甚至怀疑,大人是不是被气疯了,否则怎么这么反常?
说到这里,陈贾懂了。
杨辕、罗顿、商姚等,包括他陈贾在内,则皆为梁国之人。
在这种宗族、同乡尚且抱团的时代,出身一国,无异于天然的纽带。
凭心而论,杨辕与罗、商等人的关系极差,毕竟发家路线太像,都沾不到军权,需要靠君王信赖过日子,竞争十分激烈。
杨辕摇了摇头,淡淡道:“荀慎位至九卿,对我是福非祸。”
陈贾心中困惑,不由行了一礼:“愿闻其详。”
杨辕冷静发问:“敢问陈兄,当今朝中,大王看重之辈,又有几人?”
朝廷上下的眼睛都盯着大王,大王信谁,不信谁,人尽皆知,故陈贾毫不犹豫:“除却‘巫’与郑高之外,论大王倚重,首推军中诸将。”
“御史大夫卫涣,安平君楚启,曾为大王之师,亦深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