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战风格
剩下的,只有放手一搏。
“命令炮班,按照既定诸元,一发试射,放!”
“放!”
热武器的年月,什么是顶好的驽马?
不怕枪炮声的就是顶好的!
伏击战士们没费什么力气就将还能用的骡子车利用了起来。
再加上工厂带来的4辆卡车,终于在三个小时内把这些大杀器运到了村里。
在朱涵的亲自演示下,炮兵学习班的战士们一个个两眼放光。
三个小时,看似很多。
能刷好几集剧,打好几局撸啊撸。
但也不是那么多。
看不了两部电影,背不下三十个单词(英语渣的痛谁知道?)。
放到军事上就更少了。
这他娘的才叫炮呢,60mm的小水管那是个啥?不熟!
“村民们都撤离了吗?”
“放心吧厂长,早就安排乡亲们撤离了,现在整个村子只剩咱们的战士了!”
“好!”
随着一问一答,朱涵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也都没了。
虽说一秒钟能决定胜败,但那指的是战斗阶段。
之前的准备阶段往往是按天、按月计的。
二战时期全世界军队的行军速度都是每天行军8-10小时,一天前进40公里。
重炮部队的速度更得减半再减半。
好在托鬼子的福,他们的野战重炮部队用的都是顶好的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