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粗糙的发展
但这并非谭秋生的本意,又没有办法,智能机器人能力有限,同时操作几百倍数量的粗糙机器人,还想他们精细的工作,那就是强人所难啊!
为了改变这一点,谭秋生无论如何,也要找到生产芯片的资源不可,让精细的生产模式从新回归,才是最为急切的事情,理由是什么?还用说,那当然是谭秋生已经把这个星球看着自己的东西了,浪费资源可耻啊!
采集型智能机器人陆续的跑出去工作着,有采集植被的,也有采集矿石的,还有搭建营地和房子的,河流旁边俨然成为了一小片的工地。
机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在长达几百个小时的工作下(这个星球的公转速度与地球不一样,所以不以它的公转为时间单位,而是沿用地球的时间表来计算过去了多久。)搭建了很多厂房,有几座冶炼厂房,负责提炼那些采集运输回来的矿石,分离出各种金属原材料来,然后这些金属原材料又会根据需求的不同,而合成特性不同的合金材料,再之后拿去加工成零配件,最后又把这些零配件组装起来,变成一架又一架的粗糙的机器人,这些粗糙的机器人没有智能,需要其它的智能机器人远程操控,才能正常工作,好在智能机器人的运算能力都很高,每一架智能机器人都能轻易的操作几百架这样的粗糙机器人工作。
所以这里的发展变成了滚雪球般的快速变化着,一天一个样,只是核燃料消耗的有些快,急需补充上来才行,不然很难继续滚雪球般的发展。
据探测表明,这里的矿物质中的铀含量很高,提炼出来,就应该可以满足日常所需,这让谭秋生大大的松了口气。
就这样又过了几千个小时,能源充足,矿物质富裕,几万架机械人,在这条百多公里长的大峡谷中密密麻麻的工作着。但这已经是极限了,智能机器人管理是有上限的。没有足够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再多的粗糙机器人,也没有用处了,因为这些家伙不会自己工作啊!
于是生产芯片就提上了日程,但这里缺少稀土资源,没有材料,怎么办?只有向外扩张了,扩大勘探范围,找出这些矿物来。
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谭秋生下达了武装指令,全力生产武器和装甲,还有运载工具,车辆和飞机。
这样又忙碌了几千个小时,从高空的无人机视角望去,下边的场景很是壮观,挤满的运载工具和武装到牙齿的狰狞机器人,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无敌——
以前在地球上,有着各种的限制,大家都提出保护自然,不搞大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素,所以地球上很难出现这样的场面。
这里就不同了,没有任何限制的发展,各种粗糙的开发方式,那是怎么快怎么来,理所当然的发展迅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