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色蝴蝶
胡亥如愿地坐上了王的宝座,我依旧是丞相,只是赵高眼神中的火焰让我极为担心。
朝廷短暂过渡后,胡亥叫我去见见扶苏。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想对扶苏动手了,毕竟他的皇位有这个人存在就有无限的祸端。扶苏身边有他忌惮的臣子,若他某天想反了,对他的命运将会有很大的冲击,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我和老古一起去见扶苏,他已经被封地到了长安以外的地方,路途遥远。我们一路奔驰,在暮色四合的时候,抵达了他的住处。
远远就听见丝竹的轻响,若破节而裂的植物枝干。这是我不曾听过的曲子,站在他的门外,这里不再如他往日府邸豪华气派,却有难得的祥和与安静。
我看着赵高,从他高深莫测的眼睛中,我看出了渴望,这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拿捏他的好机会呢?我没有来由地想起了小蝶,以及她那天恐惧的眼神,心动了动。我说:“这是亡国的言论,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
赵高说,扶苏与蒙恬关系甚厚,他继位后必将任用蒙恬为丞相,你又会置身何地,以及你的家人呢?我自问与蒙恬比不相上下,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看惯了太多的冷遇与不幸,我也不得不思量思量。
赵高坐在我的对面接着又说,现在天下实际上掌握在胡亥和我们的手里,只等丞相相助了。这时候一直哭哭泣泣的胡亥挑帘进来,着一身白衣向我一揖到地,说,请丞相相助。
只听外面恰时响起一片“皇上万岁”声,我知道自己已经被人赶上了架,心里飘起了隐约的不安。想,赵高一直在谋划的事情会否就是这件事情呢?
我坐在席上,心神不宁地想,如此篡改国位,会否有违天意。我想起了老古的话,胡先生也曾说过这个词,现在想来,果真让人无奈。自问一直与人谋略,互有胜负,这一次也许败到了家。
王斜靠在车座上,一脸的疲倦,眼神流露出从没有过的空洞。这是陌生的王,他眼睛中永远都是火热的,怎么到了这里忽然有了如此的迷茫?
我看了看外面,有人来报,河北沙丘县到了,问是否要在此地停留,我看了看王,他示意住下来。
没有想到,王的一生竟然在这里结束了,这仿佛是告诉我世间城堡也不过浮沙成丘而已。
那日,王叫我过去,对我说,朕知道你怀有异宝,曾有人对我说过数次,想你帮朕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朕不能对不起你,知道你也是个心有天下的人,对得起子民,朕这次恐怕是不行了,为了天下的苍生,我希望你能助我大秦万世不倒,让所有子民安居乐业,等朕死后,你定要阻止天下再次陷入战乱,切记切记。这时从他眼角流下几滴浑浊的泪来。我一直都知道现在的天下,还是杂乱无序的,百姓苍生受了太多的苦,只可惜朕不能再为他们的王了。
他在剧烈的咳嗽后,一把握住我的手,随口喷出一道鲜血来,染湿了他半片衣襟。
听外面一片喜悦声,我通体冰凉,想,自己在认识赵高时,一直对他有所戒备,到如今还是被他算计了,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中,到头来,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我连忙起身,一把拉起胡亥,我王请起。我无意碰触到了他的手,那是异常阴冷的手,好象被冷水浸泡了很久,吸满了冷气。
我心头有一丝不祥一闪而过,被他扶着坐回座位,他轻声招唤,给我们拿些酒来。
在坐回座位后,我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至于前面会有什么,已经无法预见。
酒虽然很淡,却让心如坠火海,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穷途末路的样子,悲怆的背影若灯火下的飞蛾,命运已定。
这个曾经威仪天下的秦朝始皇帝在短暂交代后,撒手西归。我在一片哭声中为不引起天下大乱而心有忧虑。
我命令所有人按照出行时一样,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饭,不让外人知道王的死讯。我一时也乱了阵脚,不知该如何面对,后来,我一直想,那时我究竟要做什么、或者是在等什么?
按照惯例,应由王长子扶苏继位,只是扶苏迟迟不来,且他的思想倾向于儒家,何况现在举国百废待兴,儒学思想在这样的时候有些不合适宜,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看了看身边一直悲戚的胡亥,他仿佛还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这是王喜欢的儿子,我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能不能让他来做王呢?
也许真是天意,这时赵高适时的暗自来了。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想来他得到消息是胡亥传给他的。赵高说:“皇帝临死前,曾召扶苏参加葬礼的信,没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这封信没有人知道,现在胡亥手里。决定由谁来继位;全由胡亥和我来决定,你认为如何?”他试探着问我,仿佛一切不用我说什么,一切由他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