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篇:黄昏为期
他没去过蕲州,知道她安排他去必有道理。起初老爷子也没想好去哪里更为合适,便听从了他的决定。
蕲州距离长安很远,他们一家人不远万里前去,路上吃了不少的辛苦。
他们在蕲州没有熟悉的人,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好在王爷在他们离开时给了补偿和一一封信,告诉老爷子无论到哪里,只要把这封信给当地的官员看,就会得到照顾。
不久后,他们也算安稳了下来,家里依旧做布匹生意,居然出奇得好,似乎只是一转眼,家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他越发郁郁寡欢。
她站在窗前对丫鬟说口渴了,小姑娘也是机灵人,知道她想离开,只是劝不动小姐,只好偷偷出去向陪同进京的管事报告。
当他们到来时,她已经人去楼空。长安那么大,他们哪里知道她会去哪里。在慌乱中,才想起去那个王爷府里汇报。
他看着她一路小跑着来,正高兴着,却听见一阵马蹄声。一个男子在马上将她一把抓住,然后飞驰而去。
他认得那个男子,是个小王爷,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他看着他们远去,地上有她丢下的包裹。
他捡起它,闻见上面还有她的味道,瞬间流下泪来。他有些意兴阑珊地往回走,离开之前,他曾和母亲道别,他们都知道老爷子是断然不愿与官宦人家攀亲,生意做久了他不再相信他们。其中缘由,他也能理解。
他坐在秋天的山坡上,等待黄昏到来。他能清晰记得这些年每个黄昏中自己的心情。
一个人从焦灼到平静究竟需要多少时光才能抵达,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深有体会,却无法轻易说出。
他曾是长安城里的富家子弟,而她是远在蛮荒的诸侯国公主。在一次宫廷的外围集会上,他们相识。
她有他喜欢的模样和优雅,而他有她喜欢的洒脱和学识。两个年轻人因为一次邂逅,便将彼此烙印在生命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们约定好在黄昏到来前,一起离开长安,远走他乡。只是她不知,自己已被一位王爷的公子相中。
只是人到了一定的时候,怎能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不代表就能抽身而去。
他家的生意还是受了她的影响,遭到了王爷府的打压甚至王爷让人传了话来,如果他们家离开长安,将会得到一笔资助。
老爷子权衡再三,还是准备离开,毕竟一大家子要养活,私下里他也心疼这个儿子,知道他肯定有些委屈,只希望他以后能理解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她托人给他写来一封信,纸上只有四个字,黄昏为期。只是最后一个期字,有些草。但他一眼看出了她的意思。
他们都有玲珑心,知道彼此的意思。他不再哀怨,同意了老爷子离开长安,只是必须到蕲州去。
长安的桥上不多,屈指可数就那么几座。他站在约定好的桥头等她。风中有花朵的味道,他的心情极好。
他怀里揣着银票,身上背着包裹,任谁都能看出他将要远行,只是没人知道他是和一个美丽的女子私奔。
夕阳西下,她站在阁楼的窗前听丫鬟苦口婆心地劝说,大约的意思是那个王爷的公子是多么好,如果她执意离去将会给家族带来不好的影响,只是她不愿去听,只想和自己一见钟情的男人远去。
她打小学习琴棋书画,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有了主见,不愿成为牺牲品,她认为一个人应该为自己喜欢的未来而奋斗,即使是一个女子,也要站成风景。她厌恶权力和战争,她理想中的生活是和心爱的人在某个小城居住,他教一群学生,她为他们把院子打扫干净。空闲的时间,可以去郊游,或者远一些,看人间新鲜和细碎的美。
他在风中看着夕阳西下,相信她一定是在路上,黄昏为期不仅仅是约定,还有彼此对未来的向往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