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焦头烂额
董淑敏即将参加王城春试,脱离世俗去修行。夫人舍不得女儿,患得患失,血压便更高了。加上本来患有轻微的神经衰弱,心力憔悴,不头痛失眠才怪。
当今世界把跟脑袋相关的病症统统称为头疾,并不知道神经痛、颅内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疾病、感染、中毒……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治疗的手段笼统空泛,治标不治本。
之所以讲薛神医有一点点水平,是从方子里见到除镇脑安神药材外,多了一味不常见的葛根。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但这一句大实话,众人却听得刺耳无比。
由于缺乏先进的萃取与提纯工艺,效果不尽人意。而检验药效的唯一仪器,自然是小小的信天游了。
质量不行,就数量弥补。
所以信天游的童年记忆,一是在虚境里没完没了学习,二是没完没了修炼百花杀,三是没完没了喝师父熬出来的可疑药汁,以至于闻到药味就想吐。
后来跟随信使采药,把多余药材送往山下小镇的医馆卖掉,换些衣裳鞋袜油盐酱醋。
医馆的坐诊大夫理论水平不行,实践经验却很丰富,熟悉药性。
堂堂首席太医,竟然被一位山野少年说只有一点点水平,还要改动他的方子,颜面何存?
薛神医干瞪眼,被哽得说不出话。
朱化猜测董小姐病急乱投医,撞到一个小骗子。无论如何,药方不能改,否则病好了算谁的功劳?师父骂那小子都算抬举,该由自己出面了,急忙道:
“董大人,方子一旦改动,药力就会发生变化。人命关天,岂可儿戏?采药人往往粗晓药性,却离治病差得远。何况夫人患的可不是一般头疼脑热,而是积郁多年的头疾,最难治……”
这厮狡猾,不敢和董小姐硬杠,把球踢回给郡守。
信天游揣着一肚皮高深的药理知识,对药性却不了解,也缺乏临床经验。
两个人正巧互补,成了忘年交。
医术就是这么摸索出来的,但信天游对此没兴趣,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大夫。
答应董淑敏替她母亲看病,完全是想搞点银子。他呆在山中时不需要花钱,没啥感觉。这一出山,发现没钱真的寸步难行,连马车都坐不起。
通过一路上详细询问,少年判断董夫人的头痛源于颅内血管阻塞,血压过高引起血管膨胀,压迫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