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规矩
几十年后,拍《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梅隆又是罗纳德-佩雷尔曼的人?
他又和迈克尔-布隆伯格是一边的?
“又或者说,当年《辛德勒的名单》找了马丁-斯科塞斯拍,他没拍后,我们,就全盯上史蒂文了,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难道不是应该的嘛?”
“他拍了,卖的很好,我们也很高兴啊……”
“同理嘛,我们这个圈子里,谁不知道你是他最喜欢的学生?”
“《纽约时报》能不给你面子嘛?”
“现在,我只是去帮你要一下本就属于你的资源而已。”
说到这儿,弗朗西斯-科波拉冲着罗兰笑了笑,拿起酒瓶在给自己倒上一杯润润嗓子后,他这才继续道:“《纽约时报》之后的事情呢,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也就不用多说了,而你想问我们之间的关系,那我只能和你说,几天前和你吃过饭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和他们也非常要好,我刚刚说的,买下《纽约时报》的德裔犹太人是阿道夫-奥克斯,而他在一八八四年,与一位辛辛那提的拉比的女儿结婚……”
“拉比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
“他是我们犹太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的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
“而阿道夫-奥克斯,他的妻子的父亲,就是拉比,不仅如此,他还是阿美利加犹太教改革派的知名领导人和希伯来协和学院的创办人。”
“他们的后人,全部都是犹太教改革派的。”
好嘛……
当弗朗西斯-科波拉再次喝完一杯酒,朝着自己挤了挤眼后,罗兰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抱团了。
拯救《纽约时报》的阿道夫-奥克斯是犹太人?
他的老丈人还是犹太教改革派的知名领导人和希伯来协和学院的创办人?
当年和摩根家族一道儿,把泰坦尼克号这个世纪沉船事件呈现在民众面前?
“而迈克-布隆伯格,现在可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
“至于我们嘛……”
“你的老师史蒂文,他就出生在改革机构的家乡,拥有希伯来协和学院、以色列周报、犹太档案馆的辛辛那提,他出生的医院,是全阿美利加最古老的犹太医院,埃文代尔。”
“一般人没办法在那儿出生噢。”
“《辛德勒的名单》的很多资料,都是出自那里的犹太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