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营销
第一天早上,各个媒体出的全都是正统的宣发新闻。
当《辣妈辣妹》即将上映这一消息传播出去后,无法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利用科技手段来监测舆论反馈的媒体们便主动放弃了消息发酵这一环,直接将头天晚上在首映礼上拍到的照片按在了自家的晚间新闻稿上。
生活所迫!
兜里没钱!
一张电影票都能买一斤猪肉了,三场电影一看,都能去吃两屉包子了!
要是在多哔哔几句,兴许商家还能把你送上头条呢!
这种大势,不是某个人能解决的。
“希望她的下一部电影,会更有意思吧。”
这,就是媒体想要宣发爆点的原因。
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在引发经济危机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质量骤然下降,最简单的体现便是物价和房价的相应上涨,失业率的飙升,在工资的上涨速度触及不到当下人们的平均消费水准时,娱乐,这个最容易被割舍的消费,就成了人们最喜欢摒弃的玩意。
九九年的夏天,《幽灵的威胁》和《灵异第六感》合力卷走了七点五个亿,剩下的《王牌大贱谍2》、《泰山》、《冒牌奶爸》更是凭借着同样属性的喜剧模式赚的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就连《女巫布莱尔》都能骗走将近一点五个亿的票房。
而要是有人真能解决这种问题,那得嘞,这家伙绝对会比懂王多连任两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辣妈辣妹》没有什么特殊的亮点,那除了奥尔森姐妹的死忠粉外,是不会有普罗大众去主动买单的,可问题是,迪士尼本来就是求稳的公司。
所以,死循环便出现了。
迪士尼不会主动造梗,这一世没有变成小太妹的奥尔森姐妹本身就没梗,如此一来,负负得负的效果只能去靠外力救场了,而能做到让《辣妈辣妹》的影响力碾压同期电影的……
就只有罗兰自己亲自下场了!
可到零零年时,《碟中谍2》触及到的两个亿,就已经是当下市场的天花板了,而之后的《角斗士》、《完美风暴》、《危机四伏》……没有一个能够打破常规。
就像二十年后那样,在猪肉、禽蛋零售价小幅上涨的同时,即便电影院开业了,那也得慎重考虑,而在看了《八佰》和《信条》后,《花木兰》也只能是顺势放弃。
同样,在做出决定要看《夺冠》和《姜子牙》时。
《我和我的家乡》与《急先锋》,那只能是Saygoodbye。
没办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