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最后一击
可即便如此,在驴象两党那拳拳到肉,占尽公共资源的对殴之下,人们只是知道罗兰-艾伦的新电影《蜘蛛侠3》即将在十六日上映,而上映前的首映礼也如同以往的作品一样,广受媒体的赞扬,自己到时候可以去看一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如此情形,令罗兰的粉丝有些遗憾。
像什么‘主创团队没信心,票房恐遭滑铁卢’啦,‘主演对票房含糊其辞,恐票房达不到个人预期从而出现身价下降’啊,‘制片方无法完整的评价整部电影,创作思路堪忧’等等等,反正怎么吸引眼球,那就怎么来。
可换做和自家顶头大Boss一个级别的罗兰-艾伦嘛——
这些没有节操的家伙,自然是得按照观影现场的真实情况来宣传啦!
于是乎,第二天一早,漫天漫地的真实想法,在大选开打的同时,钻进了人们的视线:
“二零零零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太阳报》
因为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而创作则是需要时间来架构的。
当一个家伙能够让收获大众更多的耐心时,那他就能以更多的时间,来构建更好的故事。
而这,才是连续不断的成功基石!
又或者说,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那你觉得,这部电影会拿下多少票房?”
“《蜘蛛侠3》重新定义超级英雄。”——《泰晤士报》
“虽然结局毫无悬念,但过程充满惊喜,满分五星!”——《帝国》
“如果说詹姆斯-卡梅隆用《终结者》系列教会了其他导演该怎么拍科幻片,用《泰坦尼克号》教会了其他导演该怎么拍爱情片,那他将会用《蜘蛛侠》系列教会其他导演该怎么拍超英片!和《蜘蛛侠3》相比,之前的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都黯然失色!”——《综艺》
“彼得-帕克将成为漫画史上最高人气角色,因为有罗兰-艾伦!”——《好莱坞报道者》
几乎所有参与首映礼的媒体都给予了满分好评,这样的热情再加上毫无竞争力的十一月档期,让《蜘蛛侠3》成功的在大选新闻的围剿下冒出了头。
觉得已经没问题可问的记者们抛出了所有电影都无法避免的预测。
而当罗兰感受到台下那些炙热且好奇的目光后,他笑着耸肩道:“作为我的最后一部电影,我当然希望它能有个好的结局,但因为是系列的终章,本就有着一定的观影门槛,而且前作加起来的票房才刚好达到《泰坦尼克号》的二十亿,所以……”
“我没法向你们说出我希望它能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的话。”
“你们也别为难我了,看着估算一个吧。”
若是换做别人来说这种话,那这些记者在回去之后肯定会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