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奉玺传三让(下)
“当年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一卷。武后爱之,贮以金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偶求脱,当放出笼。那鹦鹉便口占一绝,前日读宋人笔记看到这个,只当是戏语,谁知道果然有这样聪慧的鸟儿,想来你们必是捡着那雪衣的子女了吧?”
“真的吗?八哥,你把这只鹦鹉带回去养吧!就叫他雪衣好了!”小九听了故事越发高兴,胤禩心里也爱着鸟儿伶俐,轻轻应了声就拿丝巾把那鹦鹉裹好递给内侍小心看好。
细心调养了几日,那雪衣果然就好过来,胤禩也不锁它,只是拿个架子挂在窗沿下,随它来去,那雪衣似是通人性,倒也不肯走远,不过每日早晚飞去外间飞一时就回来了。胤禩每天为它换水添食,听它吟诗逗乐,倒也多个消遣。
吃过了腊八粥,转眼年关就到了,正月初一早晨天刚亮,康熙皇帝和后宫在重华宫共进早膳后,就上朝去等文武百官就齐集太和殿给自己拜年,温僖贵妃娘娘则在宫人的帮助下,将八只已屠宰好的整猪放入锅内,将其煮熟预备祭神。
待康熙皇帝从天坛祭天回来之后,隆重的过年庆典就开始了。辰时钦天监在午门上鸣钟击鼓,銮仪卫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汉满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大声宣读。百官行完三跪九叩大礼就轮到康熙皇帝赐座赐茶赏“如意”荷包。
小九手里捧着个物事兴冲冲过来
:“哥,你看我捡了个什么好东西!”
手直接举到鼻子下,胤禩一看,白乎乎的一只鸟儿,看着像鹦哥,那鸟估计是冻僵过去,一动不动,胤禩伸手去拨弄它头顶淡红的冠子。也不见动弹,旁边的小十站定了
:“早跟你说这是只死鸟,巴巴拿过来干什么?不怕忌讳?”
“你那什么眼神,鼻子底下的苍蝇你能认成蚊子,我说它没死就没死。”小九鼓着脸蛋反驳弟弟。
折腾完了文武百官,皇帝就要祭神,后宫里太监将煮好的猪肉端上来,皇帝割下一块,派太监送至宫外“神杆”上的锡斗子之内来供天神享用后就是年夜饭了。
宫里的年夜饭是听着纸炮来预备的,除夕这天皇帝出门、入门都放纸炮作前导,御膳房的就竖起耳朵听那炮声的远近,判断皇帝走到哪儿了,掌握煮饺子的时间,皇帝一到乾清宫,饺子就煮好出锅,即刻端上膳桌,太监立刻传:“送万岁爷煮饽饽一品。”
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
胤禩将那只鸟接过来,打算放在棚子里炉子那烤烤,若是活了正好,那鸟却在他手上微微动了,胤禩大为惊异,越发捂得紧了,那鸟居然扑腾了几下就睁开了眼睛,小九得意地说:“看见没?爷是什么人,爷说不能死就不能死!”
几个阿哥一同回了棚子,胤禛倾了点温水在盆子里,那鸟儿扑扇着翅膀倚着盆子就哑哑开了口,细听去竟是首七绝:“憔悴秋翎以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
“八哥,你看,这鸟儿会说话!”小九得意极了,这是他一眼就看见的宝贝,特特抓了来给八哥的,现在这鸟儿如此伶俐,他比自己有本事都得意
胤禛在旁边也惊讶极了,这样有灵性的毛羽实在少见,应该是那户人家的玩意,不当心跑了出来的。
低头看见胤禩正用手舀着水浇那鹦鹉,那鹦鹉扑腾几下翅膀,扫了几个弟弟满脸的水花,他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