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回路转
“麻烦什么,一家人还说这样的话?既然来了,我一定帮你们落上户口,再给文进找份工作。你们先在我这里住着,等以后有着落了再搬出去。”三叔又对三婶说:“赶快做饭,二哥他们一定饿了。吃完了饭,让二哥二嫂他们好好的睡上一觉。”
三叔叫王延冬,和文进的父亲是叔兄弟。他是发电厂机修车间的主任。文进三叔的父亲和文进的爷爷是亲兄弟。为此,比较亲近。
经过门卫打了电话,不一会,王延冬来到了他们身边。只见王延冬,1.65米的个头,身材较胖,四方大脸,戴一副眼镜,穿一身干部服装,面带微笑,神采奕奕。他紧走两步,上前抓住了父亲和母亲的手,说道:
“二哥,二嫂,你们怎么来了?来之前怎么也不写封信来?这三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母亲说:
“大的叫文进,二的叫春兰,小的叫文占。你们三个还不过来向你三叔问好?”文进兄妹三人过来异口同声地说道:“三叔好!”三叔也说:“你们好!”
这时,三叔回过头来对父亲母亲说:
引子
当天晚上,文进他们拿着这些钱和粮票,买了一些烧饼,饱餐了一顿,然后去车站每人买了一张去平岗的火车票。\WWw、QΒ⑤.CoM\也许有人会问,不是去通化吗?为什么买票只买到平岗呢?答案是:没有钱。一共才有30多元钱,买烧饼就化去20多元,买通化的票怎能够用呢?晚11点多钟,文进一家5口人坐上了四平开往通化的列车。半夜时分,开始查票。当列车员查到文进他们的车票时,发现是到平岗的,就凶巴巴的说:
“平岗早就过去了?你们赶快到前站下车。”
正在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只见他,高高的个头,30多岁,面目清秀,四方大脸,很英俊。很威严,身上穿着铁路服装,胳膊上有《列车长》臂章。他走到文进他们跟前,拿起车票看了一眼,说道:
“大哥大嫂,你们赶紧补票吧,不罚你们的钱。”
“二哥,二嫂,咱们回家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于是,这5人跟着三叔来到他们家里。进屋后,三叔急忙喊道:
“爹,你看谁来了?”这时,文进的三爷爷和三婶都从屋里走出来,见了面,显的格外亲热,问长问短。当问起怎么想到东北的时候,母亲就从头到尾的详细的说了一遍。最后,母亲说:
“去文天那里,因丢了户口,没有落上户,就只好来麻烦三弟了,也给叔公和弟妹全家添麻烦了。”
文进的三叔接过话茬说:
此时,母亲扑嗵一声跪倒在地,含着眼泪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母亲哭着说:
“列车长同志,行行好吧,我们不但没有钱,我们还没有饭吃。您高抬贵手,让我们坐到通化吧。我这里给您磕头了。”
说着,母亲就要磕头。列车长赶紧用双手扶起母亲。这时,车厢里很多的人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列车长半天没有说话,他沉吟良久,最后说:
“好吧,就让你们坐到通化吧。”
他们全家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第二天早晨8点多钟,列车到达通化老站。下车后,文进一行5人出了车站,来到广场上。因为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二道江发电厂在什么方向,只能靠问路来确定路线。问过几个人,得知去二道江有大客。于是,他们坐上了去二道江的大客车来到了二道江。下车后,仍是两眼墨黑,仍是需要问路。这时,母亲去打听过路的人,问他们去发电厂怎么走,有没有车?他们说,发电厂在桃源,有5里多路,没有车,只能步行。知道这些情况后,按照他们指点的方向,文进5人步行向发电厂进发。因为文进的三叔在发电厂工作。其实,去发电厂的路线很好找,顺着铁路线一直往前走就能到。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的原因。文进他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二道江发电厂的东大门。这时,母亲到门卫打听三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