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一、风雪晚上 下
最新全本:、、、、、、、、、、
支部书记王文进听完了他们的发言,用眼睛扫了大家一眼说道:
“刚才听了两位专家的介绍后,我对这个项目也挺感兴趣。我们邓村长在上次的支委会上就提出过,要建这么一个厂子。当时,我们对这方面还不了解,不知从何下手,今天一听,还真开窍。我们山上的硅石含量很高,而且品位很好,可谓是资源丰富。原料是自己的,起码能省原料费和运费,这一块又能增加一些利润。我同意邓村长提出的建硅铁厂的意见,也同意刚才两位乡长的想法。”
春明对这个项目特别感兴趣,他深吸了一口红梅牌香烟。接着说:
“这些问题都好解决,关键是论证会。论证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建厂的成败。结果好,效益就好,银行也能扶持;结果不好,银行是不会贷款的。因此,请经委两位领导在论证会之前,多找几位这方面的专家,从中得出可靠的论证数据,这也是最关键的。”
“这个忙我们一定能帮,因为咱们都是一家人吗?”马志柏风趣的说。
‘十三大’学习从1月5日至8日。学习期间,有区委宣传部长宫颂平授课。通过4天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了落实去年12月24日桃源村两委会研究关于要建一个‘硅铁厂’的会议精神,于88年1月29日上午正式和区经委洽谈硅铁冶炼事宜。区经委的马志柏、陈玉龙两位专家参加了洽谈。
马志柏,40多岁,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陈玉龙,45岁上下,眉清目秀,精明强干。
参加这次洽谈的还有:乡长纪广才、副乡长王成家、支部书记王文进、村长邓春明、副村长王长有。洽谈会在桃源村的会议室进行,妇女主任丁庆珍为他们每人倒上一杯茶水。洽谈时,区经委的马志柏介绍硅铁冶炼需要的设备、厂房、电力、变压器等。他点燃了一支香烟,深吸了一口。说道:
“要建一个小型硅铁冶炼厂,需要一台一千伏安的变压器,价格大约4.5千元,长春有货;卷扬机一台;厂房120平方米;总投资大约100万元。从技术分析来看:每天生产能力3吨,一吨成品需要两吨硅石,耗电900度;人力35人,实行3班倒;税金的比例占10%,运杂费占3%;每吨产品售价2.5千元到4千元,年产值可达225万元。经济效益每年按生产900吨计算,利润80到90万元;建厂时间4个月到6个月。”马志柏介绍完之后,陈玉龙做了补充。
“我认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和工程师,他们不但有文凭,而且还是专科毕业。毕业后在吉林等地帮助不少单位建厂,效益都非常可观。”陈玉龙诚恳地说。
洽谈进行的很顺利,也很融洽。不管是区经委的领导,还是乡政府的领导,以及桃源村的领导,都对这个项目达成了共识。
纪乡长看到洽谈进行的很顺利,于是说道:
“那就劳驾两位了,今天就到这吧。要是以后需要,还得麻烦两位。我看这样,天已经中午了,咱们一起吃顿便饭吧。一来为咱们初次相识干一杯;二来也联络一下感情。吃饭的饭店桃源村都定好了,在发电厂饭店。”
他们两人推辞不过,跟着文进他们来到发电厂饭店,在这里吃一顿建硅铁厂的前奏饭……
纪乡长听完两位专家的介绍后,觉得办这样一个厂子很感兴趣。他先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说道:
“刚才听了两位专家的初步介绍,我对硅铁生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至于变压器、卷扬机可以直接订货。这个项目桃源村有能力办。第一,桃源村建厂有地方,有红砖;第二,桃源村的北大秧是一片硅石形成的山,原料不用外购;第三,桃源村和发电厂是近邻,又是共建对子,用电问题不用愁。”
王乡长吸了一口香烟,吐出了一个鸡蛋大白白的烟圈。这个烟圈越来越大,慢慢的变成了模糊不清的烟雾。他接着纪乡长的话茬说:
“办硅铁厂,桃源村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现在,我们是刚进行洽谈阶段,下一步就请专家论证。论证后,确实经济效益好的话,我同意桃源村上这个项目。不过,到时候得请几个硅铁冶炼方面的工程师,这还得马总和陈总多多帮忙。”马志柏接过王乡长的话头说:
“这个没问题,这方面的工程师,我们可以帮助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