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议政
李鸿章看了看一屋子的人,犹豫了一下道:“此人不通文墨,却明圣人之道,不晓兵法,却知操兵野战,此人任哨官时,常常命手下勇丁列队出操,训练具仿西洋模式……与殿下的练兵方法到是有几分相似,攻战之时必奋勇争先,得赏则必分手下,因而颇得军心……”
“得赏必分手下?”王财翻了翻白眼,他不相信清军中还有这样公而忘私的人,“那他拿什么养家?”
“此人身世颇为可怜,”李鸿章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据在下所知,顾诗乃是安徽桐城人,太平军攻克桐城时他全家都死于乱军之中,因此才敢逆天而行,抗拒圣兵……殿下,此人虽有将才,但却并不足虑。”
“哦?这却是为何?”王财奇怪的问道。
“在下看来,顾诗虽然颇知调度,又很得兵士之心,但却不知天下大势,在下常听营丁报说顾诗极为崇尚西洋政治,行事具仿西夷,却不知道中学才为根本,西人奇技淫巧,虽火器犀利,但礼仪文教却远不如我中华大国深厚,顾诗曾对人言若要中兴大清,则必以民选官吏,设内阁议会辅政……”
第15章:议政
太平水师在琉球外海浴血奋战的时候,天京城内却是喜气洋洋,王财决心把赵侠平他们三个人的婚事办的风风光光,并以此来建立天朝新的婚嫁制度,为他在基层士兵中争取更多的支持。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婚礼,三对新人披红挂彩的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同饮了交杯酒后,眉开眼笑的王财身着朝服正式宣布了新的太平天国婚嫁制度(参见1章),不但彻底推翻了长期以来天朝政府在婚姻问题上的禁欲政策,还首次将妻妾地位平等写入了《太平婚制》,今后将妾当做物品一般出售的行为都将被问罪。在婚礼上王财得意的宣称:“小家不宁,则国家不宁,我们应当鼓励光荣的太平天国士兵们去寻找他们的幸福,并通过他们将天朝的伟大事业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在这点上本王愿为众人表率,很快将为天朝培养两位幼辅王,我天朝必定生生不息,万世长存!”
这个集体婚礼的影响让平定广东的捷报都黯然失色,大量的士兵返回原藉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迅速壮大的军嫂队伍在地方上积极的配合天朝各项新政的推广,极大的增强了太平天国基层政权的稳定,一直对男、女营制度抱有敌视态度的人也开始重新评价眼前的这个新政权,舆宣司派往各地的说书人又起了添柴加火的作用,可以说现在再也没有人跳出来拿太平天国“淫乱”来说事了,王财甚至还琢磨着是不是要把天王府内那八十八个王娘给解救一部分出来,但考虑到洪秀全虽无实权了,但到底还是“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天命圣教主”,此时把王娘都给抢出来搞不好让人以为他自己要留着用,因此嘿嘿一笑也就做罢了。
广东平定是以攻克广西梧州为标志的,在太平军猛烈的打击下广东清军一路退到了广西境内,让他们晕头转向的是,此时的广西也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翼王石达开的大军从桂林打到南宁,从贺州打到钦州,一路上竟然如入无人之境,当面清军纷纷溃、降,驻守湖南的湘军主力对于广西巡抚劳崇光的十几封求援信毫无反应,左宗棠甚至派人回信讥讽道:“尝闻中丞言广西民风彪悍,人人皆为可战之兵,今不过万余粤匪,中丞代君巡桂,通省百万悍民,正可团勇成军,为主分忧,湘人苦战经年,壮士具殉,何来再战之兵?”,直把劳崇光逼的一天三道奏章弹劾曾国藩,咸丰除了痛骂汉人靠不住以外,也是毫无办法,只能不断的给劳崇光加官进爵,鼓励他报效朝廷,没等劳崇光谢恩的折子到北京,这位素有贤名的广西巡抚就被石达开攻破南宁后俘杀了。
王财已经不知道李鸿章在说些什么了,他只觉得这个顾诗如果不乘早杀掉,将来必定是心腹大患,这个清廷新任的兵部尚书分明是要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制,在这个时代,一个不通文墨的人能有这等见识,若不是在脑袋一拍,类似一休哥那样的人物,就是跟着洋人混过不少时间的,再有就是……和自己一样,来自未来?
王财摆了摆才,示意李鸿章不要再继续往下说了,此时他打定了主意,不管这个顾诗是从哪里来的,哪怕他是从火星上来的,也必需杀之而后快,决不能让他的势力再继续膨胀下去,否则不但北伐阻力大增,将来究竟谁得天下都变得颇有悬念了。
王财朝韩寒彰点了点头道:“等下有几件事情你要去办,第一,你通知范例,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咸丰皇帝早点死掉,我听说咸丰有个妃子叫慈禧的,要想办法跟她联系上,花多少钱都要把这事办好,原来送到宫里去的福寿膏还要继续送,最好给慈禧也送,第二,要让范例在北京散布顾诗暗通天朝的消息,诬蔑他有反心,伪造些书信也不是什么难事,让这个兵部尚书别老是这么红得发紫,满清朝廷骨子里是信不过汉臣的,这点你们情报司要动点脑子,第三……”王财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咬着牙道,“有献上顾诗人头的,赏银五千两,官至候爵!”
逃到梧州的广东巡抚柏贵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逃无可逃的窘境下被迫率粤勇残兵七千余人向紧追不舍的新一军高建国部投降,这成为太平天国起事以来清军战场上投降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免不了又让咸丰发了一通脾气,不过咸丰最近一直觉得身体不是很好,后宫妃嫔那里也去的少了,看到柏贵投降,劳崇光战死,广东、广西全境沦淊的败报后,气愤的把太监送上的“东洋大补膏”给捽到了地上,在四分五裂的碎瓷到处飞濺的时候,咸丰终于下定决心,启用一直忠心剿贼的江北提督顾诗来挽救日显颓势的大清国力,一道加封顾诗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节制江北五省(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军务的诏书不但在满清朝廷引来动荡,也让身在天京的王财越发对这个兵部尚书顾诗更有兴趣了,毫无疑问,打听顾诗详情的最佳人选就是李鸿章了。
李鸿章被王财急吼吼的找到辅王府的时候屋子里面已经一大群人了,除了总参谋部的几个参谋外就是内阁重臣,现在可以说苏南的一切政策都在为北伐做准备,毕竟完成统一大业可不是三下两下就能完成的,在北京的满清朝廷身后还有广阔的蒙古草原和他们的“龙兴之地”黑龙江,如何能有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损失来恢复中华,这是王财优先考虑的重中之重。
“渐甫,就等你了,这个你先看看,”王财顺手把范例从北京送回的情报丢给了李鸿章,“我听说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是你的老部下,你说说他到底有些什么手段能爬这么快?”
李鸿章坐到一边的椅子上,耳边尽是众人轻声交谈的低语声,他仔细的把这份情报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又还给王财,略一沉思便道:“辅王千岁,这个顾诗是我的老部下不错,此人在庐州府投军,先是在前任安徽巡抚周天爵大人所募勇营中效力,在下奉皇命……在下到任安徽办理团练后他慕在下的微名而来,初时不见有何才能,在按北和捻子打了几次之后,我观此人颇知调度,因为破格简拔他当了哨官,后来在庐州之役中因为攻破大蜀山发逆……大蜀山太平军营垒有功,被福济大人相中而收入麾下,后来保奏……北京,想来这些年他功劳不小,因此得享高位……
王财摆了摆手:“这些我们都知道,我只想问问,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平日他有何兴趣,又有何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