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上天不公
读书人在阐述这句话的时候,大多会从礼仪和祭祀祖先上引申解说,整个主题都味道着结婚和生孩子上面。
但今天这个翁秀才却说,无后二字并不是生娃,而是后人没有做后人的规矩,不修德,不守礼,这才是最大的不孝。
实际上,这个理论在后世也有不小的争议。在明朝,读书人将孔子的话奉为经典。在读的时候大多从字面上去理解,而不敢有丝毫的深究,生怕曲解了圣人之言,成为经学界的异端。
翁春今天提出这么的新鲜的理论,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或许,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等金管家将题目一出,翁春就第一个跳出来解题。
听他解完,梅迟忍不住低讶一声:“见解独到,学养深厚,翁应元果然是个人才,能够从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里探究出深刻的经义,真是难得。或许……我是误解翁应元了。”
小红一笑:“误解,那翁秀才看起来眼睛贼溜溜的,确实不像是个好人。不过,倒是生得不错。小红不识字,也听不懂。可看外面的情形,翁秀才好象把其他人都给震住了。也没有人敢上前同他较量,是不是不说,他要到咱们家做教书先生了?”
梅迟点头:“是的,他这么解题,别开生面,叫人耳目一新,果然了得。别人若再强解,也是老生常谈,如何比得过。今天,翁应元赢了。也罢,翁先生的才学在我县同辈书生中至少也能排名在七八名之间。有他教授阿弟,这次县试还有后面的府试、院试也多了几分把握。”
是的,翁春今天这个题解得当真是妙,不得不让人心中佩服。
虽说对翁春心中厌烦,但梅二小姐还是眼睛一亮,大感佩服:翁秀才果然是县中最好的读书人之一,若他来教阿弟,没准这次童子试有戏。
小红忍不住问:“七八名之间?那么,排名一二名的又不知道是什么人,难道是当年的大公子?”
梅迟:“大哥的才学当排第二,至于第一,自然是周……”这个时候,当年那个一说话就露出白色牙齿,笑得如阳光一样灿烂的少年有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这有三种,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是其一。意思是,父母有错做儿女的却不指出来使之改正,而是一味顺从,使父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就是愚孝。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这是其二。意思是,家里贫穷,双亲吃了上顿没下顿。你却不发奋读书去做官,改善家中的经济条件。
不娶无子,绝祀祖先,其为三。一把年纪了,也不娶妻生孩,使得祖先血脉断绝。死去的先人不能享受香火祭祀成为孤魂野鬼,这是不孝中最恶劣者,断断不能容忍。
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