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顶头上司的关照
皇权的代表是军队、监狱、特务这些暴力机关,而相权的代表则是文官系统。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皇权和相权都是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到了满清,清朝皇帝把全天下人都变成自己的奴才,皇权相权的斗争才最后分出胜负。最后,满清政权也在西洋人的坚船利炮下彻底崩塌。
有明一朝,皇帝的权力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朝廷政务,大臣的折子递上去之后,首先得内阁的相爷们拟票写下处理意见才能落实。若是皇帝越过内阁直接下旨,大臣们完全可以直接退回去,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明朝的政治游戏规则,在士大夫文官集团看来,一个圣明天子就该“垂拱而治。”你老还是安心当庙里当泥菩萨接受咱们的香火供奉吧,其他事情就别操心了。
周楠不是进士出身,正印官是做不成的。淮安事了,吏部和内阁的意见是调他去临清州通判,升一品,依旧做杂流,也符合国家用人制度。
周楠根据朝廷制度将自己在淮安府任知事时的官照还有朝廷的委任递过去,高司副刚开始的时候还满面笑容。可一看他的履历,却只是一个秀才,顿时就铁青了脸,喝道:“荒谬,一个小小的秀才就想进行人司,本官怎么没接到吏部的行文?”
因为不明白这姓高的底细,也知道行人司的官员前程极好,周楠只得按捺下心中的怒气,耐心地说:“应该是朝廷发的恩旨,没有经过内阁和六部。下官早年坎坷,前番得了事功,调来行人司寄名。锁厅之后就会去参加明年的乡试,朝廷恩准待中进士之后才来当职。”
“一个小小的吏员杂流也进行人司,这是乱命,本官羞于与你为伍。官员任免乃是公器,你去找吏部吧!”高司副拍案而起,连声呼喝叫书办把周楠赶出去。
周楠心中的怒气再也遏制不住:这厮纯粹是神经病嘛,我得了朝廷任命,又不问你要一文钱工资,你骂什么娘,还要把我退回吏部,这不是打老子的脸吗,你又有什么权力不接受组织安排?
也对,他确实有这个权力。
可嘉靖皇帝直接下旨让他来行人司,这已经是犯了文官集团的大忌了。
周楠正琢磨着如何出心中这口恶气,突然,外面进了一群官员,大约二十来人,都着绿色官服装,不用问都是行人司的官员。
为首那人身着朱袍,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看他胸口的补子,乃是正七品。不用问,这人应该是行人司司正秦梁。
高司副忙站起来,拱手施礼:“见过司正。”
这么想,还真叫人负气。
原来,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总的来说分为两大块——皇权、相权。
中国自古有天子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很多事情,并不是你皇帝一个人说了就算。
皇权就是法统,也就是说,皇帝相当于宪法,乃是仲裁者。
而具体治理国家的则应该是士大夫,是宰相。